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19日)

  中國證券報

  安防巨頭海康威視業績持續增長

  海康威視(002415)日前披露瞭2020年年報和2021年一季報。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5.03億元,同比增長10.14%;實現歸母凈利潤133.86億元,同比增長7.8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0.88億元,同比增長107.12%。2021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39.88億元,同比增長48.36%;實現歸母凈利潤21.69億元,同比增長44.90%,業績穩步增長。

  基金業好日子 結束瞭嗎

  近期,基金重倉白馬股輪番閃崩,新基金募集失敗案例驟然增多,“固收+”基金慘變“固收-”,讓眾多行業人士發出“靈魂拷問”:公募基金的好日子結束瞭嗎?

  銀行資產質量管控面臨挑戰 AMC積極備戰不良處置

  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日前表示,今年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不減。業內預計,2021年銀行資產質量管控仍將面臨挑戰,為此,銀行持續加大撥備計提和不良處置力度,資產管理公司(AMC)也積極備戰不良處置。

  兩大國有銀行H股遭減持 銀行股還能飛嗎

  香港聯交所最新披露信息顯示,4月12日中國人壽(601628)保險(集團)減持2000萬股農業銀行H股。就在不久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於4月8日減持7760萬股中國銀行H股。分析人士稱,機構減持銀行股是正常的“高拋低吸”操作,不宜簡單視作看空信號。中長期來看,部分優質銀行股的長期投資機會仍值得關註。

  上海證券報

  私募倉位微降 連續兩個月增持食品飲料板塊

  在3月份的震蕩行情中,私募倉位整體有所下降。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私募的平均股票倉位為70.52%,較2月底下降2.87個百分點。從行業配置看,私募連續兩個月加倉近期調整較為明顯的食品飲料行業。

  局部亮點難掩整體低迷 基金發行持續降溫

  截至4月15日,4月以來公告延長募集期限的產品已有10隻,相比3月的38隻依然呈現高發態勢。此外,今年以來募集失敗的基金數量已達8隻,其中4月以來募集失敗的基金就有3隻。

  科技、醫藥板塊調研熱度高 百億級基金經理密集出動

  春節長假後,權益市場頗為震蕩。在市場的調整中,機構馬不停蹄加緊調研。從機構調研的行業看,近一個月來,科技、醫藥板塊熱度最高。值得註意的是,多位百億級公募基金經理親自出馬,參與上市公司調研。

  子公司瑞凱化工失控 *ST輝豐稱業績影響不大

  4月18日晚,*ST輝豐(002496)公告稱,公司已在事實上失去對控股子公司石傢莊瑞凱化工有限公司(下稱“瑞凱化工”)的控制。

  證券時報

  央行:數字人民幣目前發展重點是推進國內使用

  4月1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會舉行“數字支付與數字貨幣”分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人民銀行新任副行長李波出席並就數字人民幣使用、多國央行數字貨幣互操作以及加密資產監管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五一黃金周旅遊市場預熱 2億人出行熱線火車票已售罄

  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由於此前鐵路部門調整瞭預售期,本次五一期間的火車票推後到4月17日開啟預售。就在不少人憧憬著出遊、撒歡時,已經有網友表示,車票難搶到連12306都崩瞭,相關話題還沖上瞭熱搜榜。

  10日9漲停 金發拉比今日起停牌核查

  金發拉比(002762)4月18日晚間公告,因近期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將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進行核查。公司股票自4月19日開市起停牌,披露核查公告後復牌。

  註冊制全面推廣 將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全面推行註冊制是我國“簡政放權”的改革思路在資本市場運用的最新成果,政府將選擇權更多地交給市場,而更加強調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提高市場透明度,有效平衡瞭政府職能和市場效率,在合理運用監管的同時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必將進一步激發資本市場活力,有利於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證券日報

  今年電影票房收入突破200億元 互聯網影業欲分食五一檔“蛋糕”

  據燈塔實時數據,截至4月18日下午16時24分,中國電影(600977)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200億元,總觀影人次達4.75億,總場次3813.04萬。

  科創板服務“硬科技”定位不能松

  日前,證監會發佈《關於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的決定》。證監會介紹稱,此次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修改,是科創板一項重要制度調整。

  陜西發佈300傢上市後備企業名單 10傢銀行將提供700億元授信

  陜西日前發佈瞭2021年度陜西省級上市後備企業名單。該名單由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會同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陜西證監局和滬、深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聯合發佈,共有300傢企業榜上有名。值得註意的是,有10傢銀行將為這些企業提供700億元的授信。

  兩項國傢級項目花落山東 濰柴動力扛起牽頭建設重任

  4月16日,對於氫能大省山東來說意義重大,當天全國唯一一傢燃料電池技術領域的國傢創新中心――國傢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正式落戶山東。與此同時,科技部還和山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山東省成為全國唯一承擔國傢“氫進萬傢”科技示范工程的省份,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探索打造未來“氫能社會”的示范樣本。

  人民日報

  依托真實交易信息 為產業鏈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鏈”金融 更好鏈接資金需求(財經眼)

  為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近年來商業銀行持續創新產品服務模式,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從供應鏈產業鏈整體出發,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為供應鏈中的關鍵企業與上下遊企業提供系統性的金融解決方案。供應鏈金融解決瞭哪些融資難題?如何為供應鏈產業鏈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