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臺積電CEO魏哲傢:汽車客戶芯片短缺 下季度將緩解
面對汽車芯片短缺,晶圓代工霸主臺積電正在發力。“提高對汽車芯片客戶的優先度,靈活調整產能。”臺積電CEO魏哲傢在4月15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預計下季度公司汽車客戶芯片短缺情況將明顯緩解。
中行H股遭社保基金減持 銀行板塊仍被看好
港交所數據顯示,4月8日社保基金以每股2.95港元價格賣出中國銀行(601988)H股7760萬股,套現2.29億港元。4月15日,中行H股和A股每股分別下跌0.65%和0.60%。
透視中國經濟勢與道 積極信號增多 制造業強復蘇預期照進現實
有機構認為,進入二季度,制造業投資將強勁反彈,成為拉動2021年經濟復蘇的主要引擎。
嚴監管倒逼投行提升執業質量
“不少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註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話音剛落,近期一系列指向保薦機構執業質量問題的監管動作便接踵而至。
上海證券報
大市值股繼續“下沉” 上證50指數創今年來新低
昨日,滬深兩市再度走弱,創業板指盤中一度下跌逾1.5%,滬指則再次失守3400點整數關口。上證50指數表現最弱,續創今年以來新低,反映出大市值個股近期的疲軟。
騰訊點將整編打響視頻“保衛戰”
騰訊高級副總裁張小龍此前預測,視頻化表達將是下一個十年內容領域的主題。如今,持續半年的騰訊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高層調整完畢,點將待發,下一個戰場正是視頻內容。
國辦印發重磅文件 清除消費隱性壁壘 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圍繞穩定和擴大就業、培育市場主體、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穩外貿穩外資等重點領域,部署瞭一系列務實的舉措。
傳統能源巨頭牽手民企新勢力 擬佈局5000座充換電設施
中石化與蔚來合作建設的全球首座全智能換電站――中石化朝英站於4月15日宣佈正式投運。
證券時報
數字經濟需發展隱私計算下的數據共享
數字經濟是新時代高質量增長的新時空,需提前佈局積極開拓。數字經濟不同於現有的經濟時空,具有范式轉換特征。因而,不宜過多受工業經濟的局限,僅僅將現有經濟時空中的認知映射到數字空間,而是需要“在現場”,保持開放心態,允許商業機構的探索與市場演進,在逐步認知和迭代中推動數字經濟的良性發展和合理規范。其中,數據治理是數字空間的基礎設施,隱私保護和數據共享是其中的關鍵。數字經濟時代,合理保護用戶隱私下發展數據產業,共享並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是國傢的核心競爭力。
盡快硬起來是科創板最大的道理
推動科創板加快發展、盡快硬起來,一個關鍵是上市企業要足夠硬,另一個關鍵是保薦機構要足夠硬。
持續督導推出升級版?投行:不流於形式但應各盡其責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個獨立信源瞭解到,某地方證監局在4月上旬面向投行提出加強轄區上市公司年報期間持續督導工作的要求。業內人士對此頗為關註。
券商資管凈收入直奔300億 中信廣發優勢明顯
根據中證協發佈的經營數據,2020年證券公司共實現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99.60億元,同比增長8.88%,顯示證券行業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財富管理轉型初見成效。這一數據已經創下近三年新高,僅略小於2017年的310.21億元。
證券日報
國傢重拳整治醫藥行業違規行為 揚子江藥業涉壟斷被罰7.64億元
4月15日,國傢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依法對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壟斷協議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決定稱,2019年11月,國傢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對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子江藥業”)涉嫌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行為立案調查。國傢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四十九條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揚子江藥業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其2018年銷售額254.67億元3%的罰款,計7.64億元。
激發消費潛力 A股該挑重擔
“進一步推動激發消費潛力”,這是4月15日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中的一項,意見用兩條內容闡釋瞭該從哪些方面激發消費潛力。筆者在此試著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這一命題,即具有樞紐功能的資本市場該為激發消費潛力做點什麼?下面就從三方面予以說明。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藍圖躍出 專傢建議相關企業借好資本市場“東風
4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公開征求對《“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瞭兩個發展階段,到2025年,中國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骨幹企業基本實現智能轉型。兩個發展階段,為我國未來智能制造企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一方面需要在數字化甚至自動化普及上“補課”,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快智能化轉型,搶占技術制高點。
社保基金和QFII持有59隻個股 彰顯三大特征
作為A股市場風向標和價值投資的引領者,社保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的動作備受關註,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逐步披露,上述機構投資者的最新持倉情況也逐漸浮出水面。
人民日報
深化“放管服”改革 服務“六穩”“六保”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新辦15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瞭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