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14日)

  中國證券報

  香餑餑也會硌牙 “固收+”產品遭遇拷問

  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而言,“固收+”產品一度成為“香餑餑”。然而在近日,多隻打著穩健旗號的“固收+”產品凈值大幅回調,部分產品最大回撤幅度甚至超過10%。基金人士表示,“+”的部分既是收益,也可能帶來風險,在資產管理中,“固收+”產品應進一步明確風險收益特征。

  多元化業務初見成效 部分房企創新業務跑贏開發主業

  房企2020年年報披露進入加速期。截至4月13日晚,A股已有61傢房地產企業披露2020年年報,披露比例接近50%。從已披露年報的房企業績表現看,不少涉足多元化業務的房企在疫情期間實現瞭較快發展,以物業、長租房、商場為代表的多元化業務大幅跑贏地產開發業務。

  獲“聰明錢”青睞 銀行一季報盈利料持續回暖

  近一個月以來,銀行板塊正在成為“聰明錢”北向資金的寵兒。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的一個月內,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A股銀行板塊42.87億元,凈流入額在申萬28個行業板塊中位列第五。

  需求大增 造紙行業景氣度提升

  隨著“禁廢令”“限塑令”等政策的實施,紙品、紙漿需求大幅增長,價格快速上漲,造紙企業一季度業績喜人。截至4月13日收盤,造紙行業7傢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報業績預告,均報喜。其中,6傢公司凈利潤增幅在一倍以上。

  上海證券報

  萬億資金忙搬傢 信托強勢殺入FOF藍海

  信托公司在FOF、TOF業務上的快節奏佈局不僅引起瞭行業的關註,也吸引瞭眾多非標投資者的目光。有業內人士直言:“非標資產還將繼續壓縮,稀缺性將顯著提升。根據資金信托新規的要求和當前非標產品規模,今年大概率將有1萬億元資金湧入標品業務。”

  市場購基熱情驟降 新基金主動延遲發行

  春節假期過後,市場購基熱情驟降,新基金發行難度大幅提升。數據顯示,按認購起始日計算,3月以來,截至4月11日,已有66隻權益類基金延長募集期(不同份額分開計算)。

  根治高費高價市場頑疾 銀保監會首次統一規范產壽險公司意外險業務

  保險業將首次統一規范產壽險公司意外險業務。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獨傢獲悉,銀保監會已向各保險公司下發瞭《意外傷害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首次對產壽險公司的意外險業務進行瞭統一規范。

  券商自營業績整體向好 重倉股表現分化

  上市券商年報披露仍在持續,其投資水平也浮出水面。受益於2020年市場持續火熱,券業自營投資收益整體向好,有的券商投資收益甚至同比翻番。

  證券時報

  券商炒股哪傢強?4傢收益超百億中信證券以178億折桂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數據發現,頭部券商由於資金、研究等資源聚集,自營投資收益絕對值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而一些中小券商則依靠靈活的投資策略在收益率水平上取得優勢。

  研發投入占比攀升 新能源補貼“依賴癥”漸退

  近期,多傢上市車企發佈瞭2020年業績報告。在這個尤為不平凡的一年,因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汽車產業曾一度被按下“暫停鍵”,但隨著疫情防控的好轉,在國傢各項政策的支持下,國內汽車市場快速復蘇,汽車產銷呈現V形走勢,全年產銷降幅控制在2%以內。

  上市銀行代銷保險 去年再度“下滑”

  根據上市銀行2020年年報信息,明確披露數據的工行、招行,代理保費均有兩位數以上的下滑,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響。農行、郵儲銀行(601658)則僅披露瞭數據增長的期交新單保費、保障型新單保費情況,顯示代理保險業務結構優化。

  中小企業“元氣”尚未恢復 生產成本上升

  4月9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馬彬受邀參加由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傢和企業傢座談會,為中小企業發展建言獻策。一季度已經過去,中小企業的“元氣”恢復得怎麼樣,企業對政策支持還有哪些期待?圍繞這些問題,馬彬接受瞭證券時報記者的專訪。

  證券日報

  年內私募基金產品備案近萬隻 證券類產品占比達77%

  今年以來,私募基金備案熱情高漲。《證券日報》記者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發現,截至目前,年內私募基金備案產品數量為9745隻,距離萬隻關口僅一步之遙,其中證券類產品占比近八成,為77.4%,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49.69%。

  消費金融機構進入轉型期 年內7傢持牌公司董監高“換血”

  近日,天津銀保監局發佈《關於OndrejFrydrych任職資格的批復》,核準OndrejFrydrych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資格。同時,《證券日報》記者註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傢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高管發生變動,年內已有7傢機構“董監高”出現調整。

  PPI和CPI“剪刀差”擴大 制造業直面大宗商品漲價壓力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引發市場廣泛關註,尤其是3月份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大幅上漲,主要原因是前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中航基金首席投資官鄧海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油價為例,今年1月份至3月份,原油價格月度環比漲幅分別為10.16%、12.58%、5.49%。

  跨境電商進出口金額借政策利好同比高增 8傢上市公司一季報“劇透”喜訊

  4月13日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2%。跨境電商進出口金額為4195億元,同比增長46.5%。

  人民日報

  五部門發文引導加大對風電、光伏發電等行業金融支持力度 風光產業迎來“及時雨”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履行國際承諾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等行業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9.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2.4%。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些可再生能源企業現金流較為緊張,生產經營出現困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