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19日)
導語: 19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高層定調做好房地產稅試點 工作專傢稱推進速度將加快;國務院同意在京向外資開放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風電周期屬性有望弱化 未來每度風電或降至0.1元

  中國證券報

  重磅!國務院允許在北京向外資開放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

  中國政府網18日消息,國務院發佈《關於同意在北京市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和經國務院批準的部門規章規定的批復》。其中明確,在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區和示范園區,取消互聯網接入服務業務(僅限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等增值電信業務外資股比限制;向外資開放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外資股比不超過50%),吸引海外電信運營商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為在京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

  商務部預計 四季度服務外包產業將較快增長

  商務部服貿司副司長王東堂10月18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國服務外包發展穩中向好,預計四季度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全年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有望在去年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

  銀行三季報本周開始披露 多路資金提前搶籌

  本周開始,銀行股三季報披露拉開帷幕。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大部分機構對銀行股三季報持樂觀態度,預期行業整體的歸母凈利潤將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且三季報行情可能推動四季度銀行板塊估值繼續修復。

  有跡象顯示多路資金近期持續搶籌銀行股,比如上周銀行板塊獲得北上資金顯著加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三季報業績催化效應或好於半年報,建議四季度超配優質銀行股。

  投行業務嚴監管 七傢券商收罰單

  近日證監會網站公佈瞭12條投行業務違規處罰信息,嚴監管意味濃厚。其中,行政監管類9條,自律監管類3條,涉及7傢券商19名保代或財務顧問。此前,證監會在8月6日一次性公佈12條投行處罰信息。

  此外,今年來共有近40傢券商的116個IPO項目因主動撤回而終止審核。分板塊看,撤單項目最多的是創業板,涉及70傢公司。業內人士認為,這與今年不斷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的監管要求有關。分析人士預計,未來針對證券公司投行業務的監管將進一步加強。隨著IPO現場檢查和現場督導常態化,監管審核對發行人財務、內控規范程度以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提出瞭更高要求。

  上海證券報

  “跨境理財通” 首批試點銀行公佈 香港、澳門多傢銀行今起開辦相關服務

  作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的重要舉措與創新安排,“跨境理財通”業務即將開門迎客。

  記者獲悉,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昨日公佈瞭轄區內完成報備的“跨境理財通”首批試點銀行名單,40傢銀行分支機構已完成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業務的報備工作。

  競速IPO “AI四小龍”實力大比拼

  業務競爭、IPO競速。尚未完結的2021年,已註定成為中國AI產業的上市浪潮年,“AI四小龍”的IPO紛紛獲得實質性突破:9月9日,曠視科技科創板IPO獲得通過;8月27日,商湯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7月20日,雲從科技科創板上市首發獲得通過;依圖科技7月終止瞭科創板IPO,近日有消息稱將赴港上市。此外,AI賽道上醫療、芯片等細分領域的公司亦加速瞭各自的上市步伐。

  能源保供工作持續深化 多地市場化交易電價調整

  為保障今冬明春能源供應安全,近期緩解煤電矛盾的一系列措施正在積極推進中。多地市場化交易電價開始調整,煤炭也有瞭穩價承諾。

  國傢發展改革委近日發佈相關通知,明確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擴大為上下浮動不超過20%,且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目前,已有多個省份開始落實。

  全國碳市場啟動交易近百日 總成交額超8億元 增加交易主體、擴大交易范圍各項舉措都在推進中 機構投資者入市為時不遠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稱全國碳市場)上線即將滿百日。截至10月18日,全國碳市場總成交額已超8億元,隨著首個履約期臨近,市場日漸活躍。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當前亟須完善全國碳市場各方機制,盡快納入機構投資者,增加交易主體,擴大交易范圍。

  證券時報

  國務院同意在京向外資開放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

  10月18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同意在北京市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和經國務院批準的部門規章規定的批復》(下稱《批復》),明確將在北京向外資開放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外資股比不超過50%),吸引海外電信運營商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為在京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

  全產業鏈佈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同益中趕超國際巨頭

  10月19日,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同益中(股票代碼:688722)。作為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公司是國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投集團”)旗下首傢申報科創板IPO的企業,成為國內首傢獨立上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企業,引領行業發展。

  超10傢機構已開展現場檢查 新一批基金投顧展業在即

  場檢通過,即將正式展業――這個金秋十月,越來越多的基金投顧試點機構傳來瞭“下場試水”的好消息。

  據記者瞭解,第二批41傢拿到基金投顧試點資格備案函的機構中,已有超過10傢機構完成展業前的準備工作,正配合轄區證監局開展現場檢查。廣發基金、東方證券等多傢機構已宣佈完成基金投顧的場檢,本周內即可對外展業。

  3000億跨境理財入灣區:試點銀行30天備戰全記錄

  自9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發佈後,擬申請試點銀行就已經準備就緒,並在10月10日之後向各自所在地銀行監管部門遞交申請材料。

  昨日,首批試點銀行名單正式出爐。其中,深圳地區、廣州地區分別有20傢銀行入選,香港地區有19傢銀行獲批開展南向通業務、16傢銀行南向通/北向通均獲批,另有7傢銀行向澳門金管局完成報備手續,並準備好正式開辦業務。

  證券日報

  風電周期屬性有望弱化 未來每度風電或降至0.1元

  10月17日,來自118個城市與600多傢風電企業共同發起“風電夥伴行動 零碳城市富美鄉村”活動,該活動計劃主要包括支持城市工業領域零碳化進程和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

  在支持城市工業領域零碳化進程方面,上述活動計劃提出打造零碳電力基地,助力東北再振興和西部大開發,緩解中東部減排壓力;風電產業要通過上下遊協同和技術創新,持續降低成本,力爭在2025年將陸上高、中、低風速地區的度電成本分別降至0.1元、0.2元和0.3元,將近海和深遠海風電度電成本分別降至0.4元和0.5元,對地方經濟發展形成強有力支撐。

  高層定調做好房地產稅試點 工作專傢稱推進速度將加快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文章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做好試點工作。

  “開征房地產稅是大勢所趨,必須盡快開征。”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對《》記者表示,先試點再總結經驗並全國推行,這是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方法論。在全面貫徹房住不炒以及推動中國從房地產繁榮走向科技和制造強國的大背景下,房地產稅不能缺位,其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其回歸住房屬性。

  受壽險“去產能”及車險綜改影響 四大上市險企9月份保費同比仍在負增長

  多位險企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保險行業保費收入增速低迷,是內外部因素共振的結果。壽險方面,供需錯配矛盾凸顯,目前仍處在“去產能”過程中。一方面,疫情導致客戶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另一方面,產品供給與客戶需求不匹配,導致健康險增長遭遇瓶頸;此外,代理人的能力和圈層與客戶對專業化服務的需求不匹配。產險方面,車險綜改仍是財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低迷的最大殺手鐧。

  “鴻”系軍團浮出水面 華為跨界自動駕駛等多產業

  在加速覆蓋華為手機、智慧屏等終端及品牌傢電的同時,鴻蒙系統正向多產業、多場景持續滲透。天眼查App信息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於近日申請瞭“鴻車”“鴻交”“鴻農”“鴻管”“鴻煤”等多個商標。其中,“鴻車”“鴻交”商標國際分類為網站服務,目前商標狀態為申請中;“鴻農”“鴻管”“鴻煤”商標分類則隸屬科學儀器。

  人民日報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電力支撐 深圳初步建成現代供電服務體系

  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需要能源電力的堅實保障。從1979年僅擁有1座110千伏變電站、1條110千伏輸電線路,到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建設至270座,主變容量從1.5萬千伏安增長到8553.5萬千伏安,經過40多年發展,深圳電網已成為全國負荷密度較高的超大型城市電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