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第137届广交会启幕: 新老朋友共赴合作共赢之约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与“风向标”,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
记者获悉,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吸引约3.1万家企业参展,其中出口展参展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万家。面对复杂外贸环境,新老朋友共聚广交会这一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寻商机、谈合作、应变局,既展现了中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注入新动能。
10.3万亿元 一季度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规模增长质量提升 外贸顶压前行
“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4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月回升。同时,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月份进出口为3.77万亿元,增长6.0%,其中出口2.25万亿元,增长13.5%。
对于今后外贸发展,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
拓宽业务范围 完善治理机制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迎大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公告称,该局修订形成《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公开征求意见。业内人士认为,《办法》致力于推动信托行业规范升级,对信托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智能采煤到多元布局 天玛智控以AI+并购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AI技术在煤炭智能开采中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在研发智能采煤新模式的过程中已有效融入AI技术,实现了开采效率提升,将煤矿工人从恶劣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赋能煤矿客户高质量发展。”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市公司天玛智控董事长刘治国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天玛智控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采煤工作面无人化智能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坚持聚焦做强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及装备主业,并积极发掘新的业绩增长点,从装备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数据服务商”升级,以技术复用和场景延伸为抓手,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上海证券报
破浪!从一季度外贸看中国新能源产品全球竞争力
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中国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2025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车出口增长8.2%。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最新统计,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幅明显,同比环比增长均超过20%。
美债巨震 全球传统避险资产迎来信任重估
近期,美国国债市场表现出与以往避险逻辑截然不同的走势。4月4日至11日,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38.33和38.66个基点。
分析人士表示,本轮美债收益率上行不仅受到通胀预期上升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更与高杠杆“基差交易”踩踏、市场流动性压力显现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美债当前正面临结构性压力,既要承受地缘风险与财政博弈,又要在通胀与流动性之间取得平衡。随着经济预期波动和政策分歧加剧,全球对美债的信任度也在悄然重估。
大资金持续进场 股票型ETF份额突破2万亿份创新高
随着大资金的持续进场,股票型ETF份额近日突破2万亿份,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ETF持续上新,当前仍有37只ETF和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指数投资生态的愈发完善,ETF已经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
全球市场或持续震荡 外资瞄准中国市场估值洼地
动荡市场环境下,各路资金纷纷寻找相对安全的资产。多家外资机构认为,尽管上周经历了剧烈调整,但在多重优势支撑下,中国股市仍具有明显韧性,科技、消费、创新药等领域存在不少值得挖掘的投资机会
刚刚过去的一周,全球市场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剧烈扰动下上演“过山车”行情,有“恐慌指数”之称的标普500波动率指数(VIX)持续高企。业内普遍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将冲击全球贸易秩序,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同时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还会引发各国股市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动荡。
站在当前时点,各路资金纷纷寻找相对安全的资产。多家外资机构认为,尽管上周经历了剧烈调整,但在多重优势支撑下,中国股市仍具有明显韧性,科技、消费、创新药等领域存在不少值得挖掘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
“即买即退”全国铺开 推动“世界工厂”向“消费目的地”转型
近日,境外旅客来华消费再迎便利举措,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作为吸引入境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即买即退”政策通过即时退税提升消费体验,叠加去年底实施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境外旅客的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
入境消费一揽子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受访专家预计,未来5年入境消费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约0.8个百分点。同时,“即买即退”的政策设计有效规避偷漏税风险,进一步优化免税市场环境。未来,随着商家数量增长和购物体验提升,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游客的“消费目的地”,为“双循环”战略注入新动力(300152)。
过去一年,我国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充分反映出入境游的火爆正在带动入境消费整体升温。即将推广至全国的“即买即退”政策是离境退税政策的升级优化,可为境外旅客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退税选择。该政策允许境外旅客在“即买即退”商店购买退税物品,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后,即可在现场领取等额退税款。
将退税环节提前,境外旅客在购物环节即可获得退税款,相当于扩大了境外旅客的消费购买力,有助于促进再消费。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孙鲲鹏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购物—退税—再消费”的闭环模式,有助于拉动零售、餐饮、文旅等多领域非免税商品及服务消费。
“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农机装备篇: 洛阳农机装备聚企成链 “链主”引领产业向“智”而行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节点回望,中国经济图谱中,一批新兴千亿级产业如繁星点亮夜空。这些以创新为底色、以政策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禀赋为依托的产业新势力,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今起,本报推出“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报道,探访优秀的产业集群,挖掘千亿产业横向融合、纵向延伸的成长故事,以产业为镜,照见中国经济的活力、动力与潜力。
阳春三四月,花都洛阳迎来了一年中游客到访最为密集的时节。城内牡丹竞相开放之际,城外麦田也进入了拔节孕穗的关键期。
“春季天气多变,小麦科学施肥、灌溉、防虫、除草等措施到位,才能确保健康生长,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如今施肥灌溉有自走式喷灌机,防虫有植保无人机,春季日常田间管理,比早前要省心多了。”一洛阳本地农户说。
作为产粮大省,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农业产量的提升,离不开现代化农机农具的使用:河南省拥有拖拉机、配套农机具数量居全国第一,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8.1%。依托市场需求,河南省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千亿产业之一。2024年河南统计年鉴显示,2023年全省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营收为1408亿元(规上企业口径)。
【经济论衡】 从409家独角兽看中国新经济活力与后劲
近日,《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对外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409家,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的近三成,位居全球第二。
这组数据像一束强光,再度照亮了中国新经济版图。当全球每三家独角兽企业中就有一家来自中国,我们既为这份成绩单振奋,更需冷静思考:这些疾驰在新赛道上的创新骏马,究竟靠什么赢得未来?
独角兽企业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创新效率的竞赛。上海智元的人形机器人能优雅地倒红酒,银河航天的卫星太阳翼薄如蝉翼,中建材的光伏玻璃突破1.5毫米极限——这些技术突破揭示了一个硬道理:中国创新正从“模式复制”转向“技术攻坚”。当年共享单车烧钱大战的硝烟散去后,如今智能工厂里机械臂的精准舞动、生物实验室的基因剪刀、太空中的可堆叠卫星,才是真正衡量创新含金量的标尺。这种转变如同登山者从缓坡观光转向峭壁攀岩,既需要更强的技术肌肉,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无人配送车商用时代加速到来—— “小包裹”尽显消费市场“大活力” 快递业务量“超速”破500亿件
中国快递业再迎里程碑。截至4月11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较去年提前18天,消费市场韧性与经济活力尽显。
在这背后,一场“无人革命”正悄然重塑物流行业。
从乡村坑洼小路到城市楼宇巷陌,无人配送车的商用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菜鸟、顺丰等巨头竞速布局,九识智能、新石器等创新企业也强势入局。然而,路权、用户信任与场景碎片化等阻碍,仍是横亘在“最后一公里”前的现实关卡。
当无人车从“尝鲜”变为“刚需”,或将彻底改写中国物流的基因。
证券日报
今年国内电影总票房已突破250亿元 同比增长40%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18时,2025年国内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250亿元,达到250.82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9.55亿元增长40%,相当于2024年全年票房的59%。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凭借国内152亿元票房占据当前市场票房的60.6%,拉动今年电影票房增长。根据票房排名看,《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目前分别位列2025年票房榜前三名。
多方助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A股零售与跨境电商板块走强
4月14日,A股零售、跨境电商板块强势拉升。
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收盘,零售板块中,有64只个股股价上涨。其中,南宁百货(600712)大楼股份有限公司、茂业商业(600828)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国光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通能源(600605)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国芳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个股涨停。跨境电商板块中,有257只个股股价上涨。其中,山东泰鹏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康力源(301287)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美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只个股涨停或股价涨幅超10%。
中长期资金“协同作战”效应凸显 构建市场稳定新范式
银行理财资金密集加入“稳市”大军,至少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于近日公开表态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近期,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A股市场也呈现宽幅震荡走势。面对市场波动,中国版平准基金率先出手,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形成“‘国家队’引领、金融机构协同”的战略性稳市力量,不仅有效增强了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更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当前环境下,中国资产具备一定韧性,看好中国经济的光明未来。短期内,可能会有一轮风险偏好的收缩,但从中长期维度来看,A股估值正处于历史低位,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将支撑其走出独立行情,A股长期向好趋势不变。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逐步完善,其在稳定市场预期、服务新质生产力以及抵御外部风险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A股并购重组五大趋势谱写新篇章
近一年,A股市场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计划245单,涉及金额1.0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92%和223.91%
一年前,“并购重组”这一关键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中被重点提及,使之成为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的有力助推器。
据数据统计(全文数据来源),自2024年4月12日至今,A股市场新增披露245单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涉及金额合计达1.0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92%和223.91%。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未来,政策将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支持,并购重组也有望成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意愿将不断提升,预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