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2月27日)
导语: 27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药企积极布局新赛道 聚焦三大研发方向;银行业重要新规,征求意见;饲料企业进军养猪环节 延伸产业链对冲弱势行情

  中国证券报

  “AI+医疗”展现巨大潜力 上海着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高地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为促进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高地。

  行业人士认为,近年来,为促进“AI(人工智能)+医疗”持续发展,一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不论是在不断深化前沿基础研究,还是在大力推动算法突破与算力提升等层面,各环节关键要素正不断被完善。

  有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医疗器械公司高管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传统医疗模式有望得到颠覆性改变。对人工智能有较强理解力并已积极布局相关业务的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将进一步提升。

  药企积极布局新赛道 聚焦三大研发方向

  近期,国内药企在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领域进展消息不断。仿制药方面,12月24日,翰宇药业(300199)宣布,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正式登陆美国市场。创新药方面,12月18日,翰森制药宣布,公司授予默沙东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全球独家许可权。此外,华东医药(000963)、甘李药业(603087)、恒瑞医药(600276)、通化东宝(600867)等多家上市公司亦于12月披露GLP-1领域研发进展。

  业内人士表示,在火热的GLP-1赛道,海外巨头业绩持续超预期,国内研发进展加速,长效化、多靶点和口服药物研发是目前GLP-1赛道主要研发方向。从GLP-1产业链看,产业链中游和上游有望直接受益于全球多肽药物需求增长,下游的制剂厂商将分享最大的产业链价值。创新药方面,GLP-1市场仍处在蓝海阶段,疗效和上市进度是关键。

  “长贷短还”成卖车者话术 银行车贷或做亏本买卖

  0息购车、0首付购车,消费贷的激烈价格战正蔓延至年末的车贷市场。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地区多家传统汽车品牌与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多数销售人员优先向记者介绍了贷款购车方案。他们表示,相较于全款购车,贷款购车的落地价可优惠几千元至上万元。

  今年以来,各家银行纷纷加大汽车金融的投放力度,希望用车贷业务弥补房贷业务萎缩造成的贷款增长缺口。然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平台等玩家均已入局。如何从价格战中成功突围,打破同质化的产品设计思路,把握消费者的细分需求,缓解零售业务增长乏力带来的焦虑,是银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多晶硅期货上市交易 服务光伏产业链更好发展

  新能源金属期货板块再添新成员。12月26日,多晶硅期货正式在广州期货交易所(简称“广期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多晶硅期货运行稳健有序,交易活跃,价格波动合理。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广期所继工业硅、碳酸锂上市后的第三个新能源金属品种,多晶硅期货上市将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套期保值工具,助力企业稳健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市场定价更加透明化、公允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定价影响力。

  上海证券报

  车市2024砥砺前行向未来

  12月12日,运输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犹如一艘巨轮,乘风破浪,不断驶向更广阔的海域。2024年,这艘巨轮不仅在国内市场稳健前行,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一骑绝尘”。

  从10年前年销量不到8万辆,到今年销量有望突破1200万辆,达到历史新高,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强劲的动力源。在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等政策支持、鼓励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引人注目。据乘联会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的份额已经超过68%。

  银行业重要新规,征求意见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将迎新规范。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为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监督管理,严把人员准入关口,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并于12月26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下称“高管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是金融管理部门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把好“入口关”,提高董事和高管队伍质量,从而提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保证金融业健康稳健运行。

  居民个人养老规划翻开新的一页——个人养老金储备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统计,截至2023年底,国内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老年抚养比为22.5%,意味着每4.4名劳动年龄人口就要负担1名老年人。对居民而言,通过提前规划养老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迫切。

  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25日至今年12月15日期间,在36个城市(地区)先行先试。在对该制度的宣传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将养老准备提上日程。

  沪苏湖高铁通车 长三角一体化再添“新动脉”

  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9时45分,始发列车湖州东—上海虹桥G9508次从湖州东站开出,上海虹桥—安吉G9501/0次、苏州南—张家港G9502次随后分别从上海虹桥和苏州南站开出,沿着沪苏湖(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高速铁路飞驰。

  “沪苏湖高铁是长三角首条连通江浙沪两省一市的高速铁路,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进的重要进展,补足了上海西南铁路通道的短板,完善了长三角地区的路网布局,将华灯璀璨的上海、钟灵毓秀的苏州和山清水秀的湖州串联在一起,是名副其实的‘包邮区’新天路。”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证券时报

  饲料企业进军养猪环节 延伸产业链对冲弱势行情

  2024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走出低谷,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攀升。但上游饲料市场未充分享受下游回暖的“福利”,产品受成本处于低位拖累,售价不断下行。

  作为饲料的重要原材料,2024年豆粕、玉米价格双双走弱。12月中下旬,国内期货市场上豆粕主力合约2505再度下行,触及2549元/吨的近五年低点。而玉米主力合约2505也在12月初触及2120元/吨的近年低位后,延续了震荡行情。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2025年饲料原料价格或仍整体维持低位。成本支撑持续疲软背景下,饲料企业拓展下游养殖业务,已成为对冲市场弱势的良方。

  中国大模型“狂飙”又一年:“大浪淘沙”后“由有到专”

  最近,随着OpenAI长达12天的“马拉松式”新品发布会告一段落,这家全球瞩目的大模型明星独角兽企图霸占全球科技媒体的头条,但除了Sora等个别关注度高的新品外,实际并未掀起太大的涟漪。与两年前发布堪称AI领域“原子弹”的ChatGPT-3.5相比,大模型过去一年的“进化”恰如这场漫长的发布会,小步快跑、持续迭代,却难以再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巨大飞跃。

  将目光收回国内,中国大模型在经历去年白热化的“百模大战”后,今年又迎来了“大浪淘沙”,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呈现互联网大厂与初创公司“共舞”的局面。随着大模型技术演进曲线趋于平缓,怎样落地成为被摆在台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行业玩家开始调整各自的业务重点与前进方向,这或将在2025年迎来更为激烈的“生死战”。

  “严”字当头 监管紧盯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立体化追责

  2024年,严监严管是资本市场的主基调,这是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和市场稳定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必然之举。当前,监管部门逐步探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监管体系,盯住“关键人”“关键事”,执法更加严厉,违法成本更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证监系统查办相关案件逾700件,罚没款金额超过去年全年。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认为,覆盖广、力度大、精准度提升是本轮从严监管的特点,违法违规者将面临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建议持续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让规则长出“牙齿”,形成监管合力,压实市场参与各方责任,使违法违规者“望而生畏”,共同维护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中国核电定增完成 社保基金重金参与

  中国核电(601985)12月26日晚间发布定增发行情况报告书,公司向中核集团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基金理事会”)发行了16.85亿股股份,发行价格为8.31元/股,募资总额约140亿元,募资净额139.98亿元。社保基金理事会系认购中国核电此次定增的主力,其耗资近120亿元认购了14.44亿股。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央视财经此前报道称,这是社保基金理事会首次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证券日报

  投资与负债双轮驱动 保险行业“十分精彩”的2024

  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全年的一条主线。

  在这条主线下,又有两条“支线”共同驱动行业稳健前行:一是负债端“降成本、优供给”,具体举措包括优化产品定价机制、落实“报行合一”、取消银保“1+3”限制、新型险种快速发展、“商业保险年金”(以下简称“商保年金”)概念落地、互联网财险新规出台等。二是投资端“疏堵点、提收益”,监管部门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促进长期资金入市,险企也多维度发力,通过密集举牌等方式增强自身发展动能。

  在投资端与负债端的双轮驱动下,2024年保险行业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不含保险资管公司管理的业外资金)首次突破30万亿元,并在三季度末增至32万亿元;前10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超5万亿元,同比增长6.7%;原保险赔付支出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保险行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损、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功能持续凸显。

  资本市场向“新”聚力 助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资本市场作为链接资本与科技、产业的关键枢纽,在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大有可为。

  近年来,资本市场稳步纵深推进多维度改革,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融资端,从科创板、创业板,到北交所,再到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提升包容性,使更多拥有核心技术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能够更加畅通地获得融资。在投资端,监管层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降低了投资成本,也增强了资本市场稳定性。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壮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银河(601881)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速 年内已披露1814起

  2024年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国有企业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作为其重点任务之一。得益于政策层面的加码助力,今年国资央企并购重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以首次公告日作为统计依据,剔除交易失败案例后,今年以来截至12月26日17时,央企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共披露475起并购事件;从行业分布来看,机械设备、公共事业、计算机、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居于前列。

  康希通信推进收购芯中芯科技部分股权事宜

  12月25日晚间,格兰康希通信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希通信”)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筹划收购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中芯科技”)的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提高到51%。

  公告称,上述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变更,有助于进一步加快上市公司IoT(物联网)产品线在智能音频、智能家居等市场领域的应用及拓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