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聚攏“硬科技” 科創板兩載結碩果
據上交所副總經理劉紹統介紹,目前90%以上的科創板公司在上市前獲得創投資本的支持,投資規模近1800億元。科創板推動瞭大量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結合,超三成科創板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項目,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運用水平。
集萃藥康已形成逾16000種商品化小鼠模型
集萃藥康科創板上市申請日前獲受理。集萃藥康是一傢專業從事實驗動物小鼠模型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系亞洲小鼠突變和資源聯盟企業成員以及科技部認定的國傢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共建單位。公司品系資源數量穩居行業前列,累計形成超過16000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品化小鼠模型。
臻鐳科技專註集成電路芯片和微系統領域
臻鐳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進度近日顯示為“已問詢”。公司此次擬募集資金投資射頻微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總投資額為70458.26萬元。 臻鐳科技專註集成電路芯片和微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及技術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終端等領域。
益豐股份 深耕硫化物產業鏈
益豐股份沖刺科創板日前被首輪問詢,涉及公司專利和研發、環保與安全生產、銷售模式、同業競爭方面的問題。此次公司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035萬股,占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募集資金將用於5000噸/年電子膠光材料等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
上海證券報
理財子公司凈值化產品 首批二季報亮相
銀行理財子公司凈值化產品首批二季報近日亮相。光大理財率先披露瞭發行產品的二季報,多款產品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達到20%,其中“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理財產品”二季度凈值增長率達到23.45%,並不遜於一般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這也是目前披露的銀行理財產品中單季度表現最佳者。
33隻基金規模大增 有錢不任性基金經理註重性價比
基金二季報已落下帷幕,梳理發現,33隻主動權益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過30億元。從整體來看,規模大增的主要有兩類基金,一是劉彥春、傅鵬博、袁芳等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二是今年以來業績優異的基金。展望後市,這些管理規模大增的基金經理更註重行業的成長性以及投資組合的性價比。
個人信息保護新規將出臺 消費者被短信轟炸將成為歷史
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盡快發佈實施《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的暫行規定》(簡稱《規定》)。《規定》將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更加堅實的政策保障。在新規的引導下,多個電商平臺已經主動加強瞭對客戶信息的保護力度。
多傢教育類上市公司回應“雙減”政策影響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雙減’政策”)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註。7月25日晚,多傢A股教育公司發公告回應,對“雙減”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作出解釋說明。
證券時報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 5G應用生態需加快成熟
7月25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在工信部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上表示,《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是要致力於解決應用發展中的堵點難點,持續推動5G應用實現從“1”到“N”的跨越。
公募重倉科創板市值近1260億元 同比增長4.4倍
科創板開市近兩年,公募基金不斷加碼投資科創板,截至今年二季度,公募重倉投資科創板總市值接近1260億元,同比增長4.4倍。
基金公司二季度主動權益規模出爐 易方達、廣發、匯添富居前三
權益基金投資業績代表著基金公司的核心投研實力,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則是這種實力的一個表現。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基金公司權益基金規模浮出水面。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方面,易方達基金以5842.55億元的管理規模繼續占據首位;股票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方面,華夏基金以1717.84億元的總規模蟬聯第一,且規模超出第二名一倍有餘。
科技類藍籌成香餑餑 高成長科技股新鮮出爐
近期,以寧德時代(300750)為首的科技股,上演瞭一波主升浪行情,稀土指數、鹽湖提鋰指數、鋰礦指數等多個相關指數年內翻倍式上漲,寧德時代市值更是超過招商銀行,榮登A股總市值排行榜第三位。與此同時,以貴州茅臺(600519)為首的各大傳統藍籌板塊卻出現調整,傢電板塊年內跌幅接近19%,非銀金融、農林牧漁、房地產等多個板塊指數跌逾10%。
證券日報
適應新環境升級硬實力 乃券商高質量發展不二之選
一年一度的券商“評級大考”成績揭榜。7月23日,證監會公佈瞭2021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這是對券商風險管理能力、合規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的綜合性評價,是券業一年一度的“大考”。當晚,不少券業人士在朋友圈感慨,“每一分都不容易”。
新規嚴控資本過度湧入 或致校外教育機構大洗牌
近日,校外培訓行業迎來“最嚴”新規。7月24日,《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意見》)發佈,《意見》對持續規范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下稱“雙減”),提出相關意見。
2021年白酒業首份中報出爐 水井坊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266%
7月24日,水井坊(600779)披露瞭2021年中報業績,這是A股白酒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首份中報。水井坊2021年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7億元,同比增長128.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7億元,同比增長266.01%,扣非後歸母凈利潤為3.9億元,同比增長304.93%。水井坊表示,公司以積極、穩健的姿態迎接白酒行業的復蘇與發展,下半年將繼續發力品牌高端化、產品升級創新和營銷突破。
意在遏制市場炒作?片仔癀控股股東首次披露減持計劃
片仔癀(600436)控股股東擬減持股份的公告,引起瞭市場的猜測。雖然公告表明控股股東減持股份是因自身資金需求,但仍有投資者認為其意在遏制市場炒作。
人民日報
財政收支“半年報”―― 收入增長較快 支出保障重點
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116億元,同比增長21.8%,比2019年同期增長8.6%,符合預期。全國稅收收入100461億元,同比增長22.5%,比2019年同期增長8.7%。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1676億元,同比增長4.5%;各級財政部門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全國財政“三保”等重點支出增長較快,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10.1%、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