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基金申贖分化明顯 資金紮堆“黃金賽道”
公募基金二季報數據顯示,二季度末,憑借鋰電等新能源持倉股,華夏能源革新基金成為市場上首隻規模突破200億元的新能源主題基金,基金規模為224.1億元,較一季度末增加120.4億元。中歐基金葛蘭所執掌基金總規模達到848.54億元,較一季度末增加近200億元,其中,僅中歐醫療健康的規模就達到504.98億元。另一位管理醫藥主題基金業績出色的女基金經理——工銀瑞信基金趙蓓的二季度在管規模同樣大幅增長至224.43億元。
中國光伏協會: 預計今年新增規模 達55GW-65GW
7月22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光伏行業2021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指出,上半年,光伏行業發展態勢良好。2021年,預計我國光伏市場新增規模達55GW-65GW。
資管大時代 金融衍生品重要性凸顯
“碳中和將影響大宗商品長期供需格局”“受內外共振影響,整體配置邏輯偏向結構性機會”“推出外匯期貨有助於提高在人民幣匯率上的定價權”“利用股指期貨期權進行靈活調整對沖的空間較大”……7月22日,中信期貨2021半年度策略會在上海舉行。與會經濟學者、產業專傢、金融機構代表等圍繞大宗商品市場下半年走勢、在大類資產配置中的作用、商品與金融場內場外衍生品應用全面爆發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分析討論,現場金句頻出。
重磅政策頻出 金融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圍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使中國始終是吸引外資的熱土。專傢認為,當前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呈現有序穩步推進的發展態勢,隨著《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等重磅政策出臺,更多全球金融要素資源將集聚,金融改革開放將向縱深推進。在這一過程中,應統籌金融開放與金融安全,使監管能力與開放水平相適應。
上海證券報
浦東引領區建設大幕開啟 首批任務清單發佈
7月22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上海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下稱《引領區意見》)的具體舉措。
首隻碳中和基金開售 公募爭相佈局新能源
7月22日,西部利得碳中和混合型發起式基金開啟發行,預定發售期為14天。若發行順利,這將成為首隻名字中含有“碳中和”字樣的公募基金。
74傢新三板公司 被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
新三板是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聚集地,“專精特新”特征凸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瞭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訊四方、錦波生物、觀典防務等74傢新三板公司入圍,這些企業不僅普遍註重研發,表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其中部分企業已經登陸精選層。
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 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出臺
中部崛起的頂層設計終於揭開面紗。《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昨日正式發佈。
證券時報
上證科創信息指數8月16日正式發佈
為及時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多維度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於2021年8月16日正式發佈上證科創板新一代信息技術指數,簡稱“科創信息(300730)”,代碼000682。該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指數樣本每季度調整一次。
銀保監會罰單劍指凈值產品估值不當
《關於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於上個月落地,存量超7萬億的現金管理類理財市場走向“新老劃斷”過渡期的同時,商業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也面臨著新規帶來的產品轉型壓力。監管除瞭著重加強對理財業務的存量整改,對嚴控增量的凈值型產品也進行瞭檢查。而近期,針對銀行理財業務,監管頻現重拳出擊,銀行理財估值對成本法的偏好反映出凈值化轉型依然路漫漫。
燒堿價格走出底部區間 北上資金加倉7股
行業數據顯示,燒堿價格近期快速上行,截至7月21日,燒堿(32%離子膜)全國市場中間價格報716元/噸。就在今年2月份,燒堿價格觸及532元/噸,創下五年來新低,隨著下遊需求的提升及行業周期的變化,燒堿價格緩步走出低谷,最新價相比年內低點反彈超過34%。
留心周期的力量 傳統藍籌有望迎來重估
日前,在證券時報第15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評審會暨專傢研討會上,紅土創新基金總經理冀洪濤表示,上半年A股表現分化符合市場規律,背後實際上是市場風格的轉換和價值的重估。
證券日報
今日視點:外資持續加碼A股有三個理由
今年下半年以來的16個交易日裡,A股市場交投情緒明顯升溫,有15個交易日兩市成交總額均超1萬億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外資加碼流入,是助推A股市場活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多因素擠壓外貿企業利潤空間 積極探索“車船直取”等穩外貿措施
我國穩外貿政策持續加力。7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從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進出口環節費用、加強口岸綜合服務等三大方面,提出保持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的措施。專傢認為,下半年,我國外貿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但依然會在高位運行。
人社部舉辦2021年第二季度新聞發佈會 繼續推動擴大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
7月22日,在人社部2021年第二季度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盧愛紅表示,截至6月底,所有省份都已啟動2021年度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委托資金規模1.25萬億元,到賬金額1.09萬億元。實現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監管系統功能全流程線上辦理。
上半年我國對外非金融直接投資3488.3億元 專傢建議下半年聚焦科技性投資
“上半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平穩有序,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488.3億元,同比下降3.7%(折合539億美元,增長4.7%)。”商務部綜合司司長郭婷婷7月22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
人民日報
“中國經濟將繼續取得成功”(見證.中國機遇) ――訪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不同經濟領域實現快速增長。中國很好地制定並執行瞭經濟增長計劃,同時也創造瞭許多投資機會。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絕佳的投資目的地。”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