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7月8日)
導語: 8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國常會時隔一年再提“降準” 時間窗口需考量通脹水平;“零容忍”意見雷霆出擊 證券執法效能大提升可期;7萬股東深夜無眠!百億重組耗時5年闖關失敗 平安系悄然撤出 公司明日復牌

  中國證券報

  7萬股東深夜無眠!百億重組耗時5年闖關失敗 平安系悄然撤出 公司明日復牌

  花費瞭巨大的精力後,沙鋼股份(002075)的大數據之夢難圓。

  沙鋼股份7月7日晚間公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召開2021年第16次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公司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未獲得審核通過。公司股票將自2021年7月8日(星期四)開市起復牌。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加碼 定向降準可期

  7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專傢認為,關於降準,監管部門或更傾向於針對中小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從而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另外,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意味著將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碳減排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

  市場需求旺盛 鋰電池行業發展將駛入“高速路”

  電動汽車需求量提升帶動鋰電池行業訂單增加,同時推升瞭鋰電池原料價格。業內人士預計,在儲能及動力電池需求高速增長拉動下,2025年全球鋰電池需求有望達1400GWh。

  紮堆進入醫美機構賽道 上市公司跨界轉型潮湧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醫美概念火爆,上市公司紛紛涉足相關產業。不過,“躺著賺錢”、門檻極高的醫美上遊賽道隻屬於少數企業。多數公司退而求其次,紮堆進入“醫美機構”賽道。這裡的現實情況是毛利率很高,凈利率卻極低,如火如荼的跨界轉型稱得上是一場“美麗大冒險”。

  上海證券報

  升級智能制造 華為發佈“全棧一體化仿真平臺”

  7月7日,在上海召開的“2021華為智能制造數據基礎設施高峰論壇”上,華為發佈瞭“全棧一體化仿真平臺”解決方案。而上汽大眾研發團隊已將其率先應用在新車型中,這是同類解決方案在中國汽車行業的首個規模應用。據悉,該解決方案還可擴展應用到航空航天等制造行業場景。

  上交所下“最後通牒” 大連聖亞、*ST環球須限期回復問詢

  7月6日,上交所發出兩份問詢函,對大連聖亞(600593)、*ST環球(600146)及其年審會計師事務所中興財光華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發出“最後通牒”――對於問詢事項,如果未能在限期內回復,或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實相關收入的真實性、會計核算的合規性、收入與主營業務有關或具備商業實質,上交所將根據相關規定采取措施。

  房貸收緊困擾“剛需族”:放款周期拉長 多地房貸利率破6%

  近期,深圳、上海、杭州等熱點城市均出現瞭二手房貸額度不足的情況。今年申請房貸的購房者對此有著切身體會――銀行放款時間大大拉長瞭。

  沙鋼股份重組案被否 跨界數據中心業務擱淺

  沙鋼股份7月7日晚公告,當日召開的2021年第16次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審核結果顯示,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方案未獲得審核通過。公司股票將在7月8日開市起復牌。

  被否原因為,沙鋼股份未能充分披露標的資產海外政策風險和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的相關規定。

  證券時報

  光伏太熱!矽料價格猛漲一年 IPO進行中的大全能源已經業績爆發

  多晶矽料漲價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一般認為2020年9月中國宣佈2060年碳中和目標是起點。實際上,從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多晶矽料價格觸底後就迅速反彈,標志著整個光伏產業鏈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而在這個產業鏈中,上遊的多晶矽廠商持續受益。

  根據大全能源在科創板IPO招股書,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16.61億元,同比增長40.8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2億元,同比增長130.40%。

  五年規劃引發股價波動 道氏技術收關註函

  道氏技術(300409)7月7日收到關註函,要求公司對三元前驅體及配套鈷鎳項目規劃、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導電劑等產品的技術發展路徑等問題做具體說明,並就近期股價漲幅較大事項進行風險提示。

  “零容忍”意見雷霆出擊 證券執法效能大提升可期

  7月6日,中辦、國辦公佈瞭《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以下簡稱“零容忍”意見),對建立健全資本市場執法司法體制機制、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部署。

  重磅!降準要來 國常會釋放超強信號 貨幣政策變化超預期 A股資產提前異動…且看要點解讀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醫保服務高效便民;確定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若幹政策措施;決定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推出支持碳減排的措施。

  證券日報

  “零容忍”有瞭更強有力的法治體系保障

  7月7日,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我國資本市場歷史上第一次以中辦、國辦名義聯合印發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專門文件,足見監管層對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重視程度。

  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32140億美元 我國經濟持續向好助力保持外匯市場基本均衡

  7月7日,國傢外匯管理局公佈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140億美元,較5月末下降78億美元,降幅為0.24%。

  對於6月份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原因,國傢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6月份,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外匯交易保持理性。國際金融市場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進展、主要國傢貨幣及財政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震蕩上行,主要國傢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外匯儲備以美元為計價貨幣,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後金額下降,與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

  鹽湖提鋰產業迎發展拐點 *ST鹽湖恢復上市進入沖刺階段

  7月7日,*ST鹽湖(000792)發佈2021年半年報業績預告稱,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億元-22億元,同比大增44.69%-59.15%。

  公司還披露瞭《恢復上市保薦書》《恢復上市核查報告》等系列公告,正式向深交所提交瞭恢復上市相關補充材料。至此,*ST鹽湖恢復上市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

  國常會時隔一年再提“降準” 時間窗口需考量通脹水平

  7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下稱“國常會”),會議決定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會議提出,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要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礎上,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增強有效性,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人民日報

  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占比近五成 去年全國平均光伏發電利用率達百分之九十八

  國傢能源局近日發佈的《2020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21613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28.8%,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全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8562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11.4%,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