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A股6月開門紅 券商樂觀看待後市
6月1日滬深股指上漲,A股迎來6月開門紅。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已有27傢券商推出6月投資組合,推薦的210隻股票多數分佈在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等成長板塊。對於6月A股行情,多傢券商認為,整體仍處於向上階段,依然有相當多結構性機會值得把握。建議關註成長彈性和業績成色。
“市場價”下調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料增強
6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572元,調升110點,升至2018年5月中旬以來新高。市場匯率率先調整,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雙雙跌破6.38元。專傢表示,人民幣匯率短期持續升值不符合基本面情況,未來影響匯率升貶值的因素較多,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特征將更加明顯。
銀保監會:持續加大個體工商戶貸款投放
在6月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相關人士表示,將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個體工商戶質效,加大個體工商戶貸款投放。同時,密切關註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情況。此外,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市場問題得到初步扭轉。銀保監會將把防止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作為常態化監管工作。對新增房地產貸款占比較高的銀行實施名單制管理。
熱點城市商品住宅 供應面積創新高
今年前5個月,2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供應面積約1618萬平方米,同比增幅近兩成,絕對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上海證券報
大宗商品價格“退燒” 企業成本壓力緩解
為穩定大宗商品價格,緩解下遊企業經營壓力,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近期紛紛采取保供穩價措施,並開展行業自律行動,鋼材、煤焦、塑料等大宗商品價格呈現回落走勢。相關人士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原料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企業加快瞭采購節奏,並采取各種方法克服原材料上漲過快帶來的影響。為避免之後大宗商品出現過快上漲,減少企業經營風險,還需各方攜手,探索建立理性的市場價格機制。
直面“電芯荒” 新能源車企積極應對“成長煩惱”
“缺芯”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仍在延續。6月1日,蔚來汽車披露5月份交付數據,雖然同比增長接近一倍,但芯片供給問題已導致其環比數據有所下滑。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另一核心部件――電芯的供給也開始引起車企的重視。
LIBOR退出倒計時 央行推動金融機構美元浮息貸款定價基準轉換
LIBOR退出安排明確,定價基準轉換工作有瞭最新進展。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簡稱利率自律機制)工作會議6月1日在北京召開,利率自律機制15傢核心成員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要求,積極推動金融機構美元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人民銀行已指導利率自律機制,研究形成瞭境內美元浮動利率貸款的推薦協議文本。
銀保監會通報近期監管工作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下降 服務個體工商戶質效提升
銀保監會6月1日召開“近期監管重點工作新聞通報”發佈會,介紹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風險,以及房地產金融有關情況。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今年以來,銀保監會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助力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同時統籌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范風險的關系,銀行業保險業保持平穩運行的良好態勢。
證券時報
校外培訓整治風暴來襲 販賣焦慮式招生可休矣
校外培訓機構迎來整治風暴。6月1日,國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瞭15傢培訓機構的處罰情況,罰款達到3650萬元,均是頂格處罰、從重處罰。與此同時,上海、廣東市場監管局等紛紛披露多傢培訓機構的違法行為。
受益信托轉型之“托” 證券市場成資金信托第二大投向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授權中國信托業協會發佈的數據,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為20.38萬億元,季度環比增速為-0.55%;同比增速為-4.46%,較2020年一季度-5.38%的同比增速同樣有所收窄。
印度疫情沖擊全球制藥市場 A股原料藥概念走勢活躍
在疫情沖擊下,印度全國超一半的地方政府已選擇封城,使得印度多個產業面臨嚴重沖擊,工廠開工率嚴重下降,其中印度醫藥中間商和原料藥企業開工率僅為30%左右。與此同時,印度的紡織業、手機制造業都面臨著考驗,多傢制造業巨頭紛紛停產,每周損失或達到40億美元,疫情對印度制造業構成的壓力非常大。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資金儲備多多益善
日前,理想汽車正式發佈瞭2021款理想ONE,新車在增程電動系統、AD高級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等方面進行瞭升級。值得關註的是,這款車搭載瞭地平線公司的兩款自動駕駛專用芯片,實現瞭國產芯片的上車。近日,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接受瞭證券時報記者專訪,就國產芯片替代、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升級、“二次上市”等熱點話題進行瞭回應。
證券日報
三孩生育政策利好車市結構性增長 專傢稱理性看待刺激作用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隨著三孩生育政策實施,生育三胎的傢庭將會成為一個擁有五口甚至更多人口的“大傢庭”,而這樣一個“大傢庭”,較之傳統意義上的“三口之傢”,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口數量,更是消費結構和需求的改變,這其中也包括對汽車市場需求的改變。
房地產融資呈現“五個持續下降” 監管層表態防止亂象回潮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助力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同時統籌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范風險的關系,銀行業保險業保持瞭平穩運行的良好態勢。”在6月1日銀保監會召開的主題為“近期監管重點工作新聞通報”的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如是說。
鞏固完善立體打擊態勢 讓操縱市場者無所遁形
最近,經常有從事或關心股票投資的朋友問我:為什麼這段時間實名舉報操縱股票價格的案例會接二連三地出現?說實話,要回答股票投資者的“為什麼”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既然投資者有一問,那筆者就試著進行解答。
5月份公司債和企業債 發行規模同比下降26.3%
自去年3月1日起企業債、公司債實施註冊制,已滿15個月。在註冊制改革下,企業債和公司債的融資進一步便利化,發行效率也不斷提升。《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梳理,今年前5個月,公司債和企業債合計發行1807隻,比去年同期多發行181隻,同比增長11.1%,發行規模合計15553.86億元,同比下降0.9%。其中,公司債發行1620隻,發行規模13730.06億元,同比下降2.3%。企業債發行187隻,發行規模1823.8億元。
人民日報
市場監管總局:深入推進反壟斷執法 推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
民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李楠樺)“個體工商戶是公民以自然人身份依法開展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形式,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到今年4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達9586.4萬戶,占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的三分之二。”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熊茂平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今年1至4月,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605.9萬戶,同比增長55.2%,新辦納稅事項個體工商戶187.5萬戶,同比增長70.8%,除受疫情影響比較直接的接觸性服務行業外,個體工商戶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經營活躍狀況較去年有瞭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