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經濟平穩擴張 5月PMI繼續高於“榮枯線”
國傢統計局5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5.2%和54.2%,比上月上升0.3個和0.4個百分點。
保供控價 紙企積極應對挑戰
受市場需求增加、紙漿價格攀升及廢紙原材料供應減少等因素影響,紙張價格接連上漲。而原材料成本上漲,紙廠利潤被擠壓。一傢原紙企業相關負責人趙景昊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造紙成本增加。如果不提價,利潤空間就更小瞭,隻能順應行情提價。夏季臨近,下遊即將迎來消費旺季,訂單需求旺盛。
延遲退休有望釋放三重紅利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指出,要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專傢表示,延遲退休有助於減緩“人口紅利”的消退,並帶來經濟增長、財政、投資方面的三重紅利。
統籌推出配套舉措 發揮三孩生育政策效果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業內人士認為,為讓政策效果發揮得更好,構建起、落實好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是關鍵。後續有望出臺更多措施降低生育和撫育成本,提高生育積極性。
上海證券報
三大指數5月全線收紅 科技創新主線持續升溫
昨日,A股迎來5月收官戰,伴隨著萬億成交,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截至收盤,滬指連續3個交易日站上3600點,創業板指收復3300點整數關口,科創50指數亦大漲4%。全月來看,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三大指數月漲幅分別為4.89%、3.86%和7.04%。展望後市,機構預計近期市場反彈的四大核心要素:人民幣升值、流動性寬裕、通脹預期見頂和業績真空期仍將在6月發揮作用。
跨月擾動因素重現 隔夜利率平地起波瀾
經歷瞭長達2個月的平靜期,臨近5月末,跨月資金面再起波瀾。5月28日,1天期限國債逆回購(GC001)大幅上行207.5個基點,盤中最高點觸及5.5%,隨後在31日又大幅回落98個基點,盤中最高點觸及4.98%。公開數據顯示,這是自3月末以來,GC001再次攀上4%的高位。
華為鴻蒙系統即將正式登場
鴻蒙操作系統及華為全場景新品發佈會將於6月2日舉行,備受矚目的國產操作系統HarmonyOS 2.0正式版(下稱鴻蒙2.0)屆時將正式發佈。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一次上調2個百分點 央行釋放穩定人民幣匯率強烈信號
外匯市場迎來重要政策信號。在人民幣加速升值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公告稱,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提高到7%。
證券時報
發改委:國有企業要建立健全中長期激勵機制
近日,國傢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在天津市、江西省南昌市召開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地方現場會,現場觀摩調研天紡標檢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混改試點企業,交流各地推進國企混改的做法和經驗。會議強調,要建立健全中長期激勵機制,利用好骨幹員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超額利潤分享等多種中長期激勵工具。
市場逐漸擺脫猶豫 看好消費、醫藥等板塊
A股在5月份的最後幾個交易日顯著回暖,展望6月份及以後市場,多位公募、私募人士表示,市場正從猶豫中走出來,看好短期行情;今年後半程主要看好食品飲料、物業、醫藥、醫美、教育、碳中和等領域。
央行時隔14年再度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5月31日,就在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刷出3年新高之際,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稱,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決定自6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提高到7%。
5月制造業PMI為51% 經濟保持平穩擴張
月31日,國傢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佈瞭中國采購經理指數。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微低於上月0.1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回落,但繼續位於臨界點以上。具體來看,企業生產穩中有增,供給端保障較好。其中,高技術制造業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高技術制造業PMI創年內新高,明顯高於制造業整體。不過,企業對原材料價格上升感受強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比重再創新高,需求擴張步伐有所放緩。
證券日報
國產奶粉市占率已超60% “三孩”利好再助力
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前期囤貨待消化、市場容量萎縮等綜合因素下,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陷入價格戰、惡性營銷、渠道競爭的“困局”。而出生率的下降讓嬰幼兒奶粉行業陷入集體焦慮。
專傢預計5月份外貿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 建議激發“線上購物”市場潛力
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延續瞭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專傢預計,今年5月份外貿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11.62億元,同比增長28.5%。4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15萬億元,同比增長26.6%。進出口保持瞭較快增勢,超出瞭社會預期,這顯示瞭中國外貿的韌性和潛力。
PPI上漲向CPI傳導效果有限 速度相對可控
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發佈在即。5月31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傢,對兩項數據進行預判。專傢表示,PPI上漲壓力會傳導到CPI,但效果有限,速度相對可控。
業界預測5月份新增信貸1.525萬億元 社融增量2.2萬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多位專傢,對5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增量規模進行前瞻。總體來看,專傢預測的5月份新增信貸均值為1.525萬億元;社融增量預計約2.2萬億元。
人民日報
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專題深思)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健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對於培育農民合作社、傢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既有利於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促進新型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又可以為農戶提供生產指導、統一銷售、集中購買、信貸支持等服務;還能發揮現有農民合作社的多種功能,引導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