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改革激蕩三十載 資本市場助力大國經濟崛起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逐步成為與我國經濟體量相匹配、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資本市場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成長;從“老八股”“老五股”到如今的4300多傢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培育的經濟發展“主力軍”越來越多;從服務國企改革起步,到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相繼推出,資本市場體系漸趨完備……我國資本市場僅用30年就走過瞭西方發達國傢上百年的發展歷程,股市成為國傢重要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
超六成私募預期A股將維持“箱體震蕩”
上周以來,A股市場主要股指依然維持區間震蕩格局。來自內地某第三方機構的一份最新問卷調查顯示,當前超六成的私募機構認為,未來一段時間A股市場仍將保持箱體震蕩。在結構性機會方面,目前私募業內仍普遍將多個“人氣賽道”領域,作為當前挖掘阿爾法收益的主要方向。
紙漿價格持續上漲 造紙行業頭部集中加速
近日,紙漿價格持續上漲。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漿價、紙價出現倒掛,多傢紙廠不堪重負,被迫減產、停產。
ETF發展提速 公募積極佈局細分賽道
近段時間,公募基金新發市場有所降溫。引人註意的是,ETF產品發行市場卻風景獨好。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ETF產品總規模突破8000億元關口,9隻ETF產品邁入“百億份額規模俱樂部”。
上海證券報
證券法奠定依法治市根基 煥發資本市場改革創新活力
30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經歷瞭初步確立、逐步健全、穩步推進三階段,與資本市場的探索嘗試、發展壯大、改革創新始終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作為資本市場的“基本法”,證券法的立法、修訂奠定瞭依法治市的根基,有力支持和保障瞭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與穩定發展。
碳達峰、碳中和引領 儲能產業步入戰略機遇期
“堅定相信儲能行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國已有部分儲能技術在全球技術中處於並跑甚至領跑的階段,技術創新已加快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中國化學(601117)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儲能作為一種優質的靈活資源,對於促進我國能源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批公募REITs啟動詢價 投資者認購熱情持續升溫
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進入詢價階段,正式接受投資者的檢驗。業內人士表示,隨著REITs熱度的持續升溫,投資者參與積極性普遍較高。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除瞭此前路演儲備的參與名單,詢價當天還有不少新的投資者前來詢價。
核心資產重構進行時 公私募激辯後市主角
進入二季度,市場在震蕩修復中前行。雖然大盤指數的上漲並不明顯,但以醫藥、白酒為代表的板塊整體漲幅可觀,已經接近春節前的高點,大有卷土重來之勢。值得註意的是,在此輪反彈行情中,領漲個股已經改頭換面。在盈利預期的主導下,資金更熱衷於追捧新面孔。而新舊核心資產的切換,在助推反彈行情的同時也帶來瞭新的分歧。
證券時報
易方達、匯添富和廣發基金位居前三
以農歷春節為分水嶺,一季度A股市場經歷瞭“過山車”行情,不過,位居行業前列的基金公司一季度月均規模全線實現正增長,助力基金行業規模再上臺階。
首批恒生科技ETF今日上市 公募看好香港科技股行情
備受市場關註的首批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打起閃電戰。據悉,在上周這類基金陸續成立之後,近期發佈瞭上市交易公告,恒生科技ETF最快5月25日上市。
跨境理財通合作“一對多” 打破灣區金融機構封閉生態
跨境理財通之下,銀行間的合作生態如何?
一個細節是,在試點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中,大灣區內銀行跨境合作的模式由大傢原先猜測的“一對一”,變為“一對多”。
7倍牛股迎巨量解禁 股價跌瞭4%!本周這些股也將大比例解禁
有著“掃地機器人第一股”之稱的科沃斯(603486)今日低開低走,盤中弱勢震蕩,截止收盤股價跌4.01%,報153.59元,成交金額6.8億元,總市值879億元。
證券日報
今日視點: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題和必答題
“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穩中求進的理念,但強調‘穩’並不代表不要創新,而是要更好地創新。”近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七次會員大會上闡述瞭證券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穩健經營與創新發展的關系。
皖通科技兩場股東大會取消 監管層抽絲剝繭追問亂象
5月19日晚,皖通科技(002331)宣佈,取消原定於5月24日召開的第三次股東大會以及原定於5月25日舉行的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證券日報》記者註意到,此前皖通科技的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曾由原定於5月17日召開延期至5月24日,但最終仍被取消。
資本市場成為國企混改“好幫手” 23傢上市國企官宣“A拆A”計劃
5月19日,上海電氣(601727)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風電”)作為A股市場“A拆A”成功落地的又一案例,成功登陸科創板。至此,其成為自2019年底A股分拆上市的政策通道打開後的“國資分拆上市第一股”。
金融委強調應對輸入性通脹風險 專傢建議強化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
日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提出,要嚴密防范外部風險沖擊,有效應對輸入性通脹,加強預期管理,強化市場監管,做好應對預案和政策儲備。對此,專傢認為,應對輸入性通脹要做好穩價保供工作,強化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
人民日報
發揮比較優勢 產業協同共贏(經濟新方位.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需要率先突破的領域之一。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工程項目加快落地實施,為京津冀地區帶來發展新機遇。2020年,京津冀三省市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新開工及續建的62個重大項目,全年完成投資約1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