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23日)
導語: 23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少瞭“奢侈味”的白酒行情是否更“討喜”;特斯拉披露事故車數據 業內提議向第三方開放後臺;警惕大宗商品“漲聲”背後的終端成本風險

  中國證券報

  少瞭“奢侈味”的白酒行情是否更“討喜”

  不經意間,白酒板塊又走出瞭一波行情,隻不過由於“茅、五”的缺席,少瞭一點市場關註度。經歷去年的持續上漲,市場對白酒行業商業模式的“好”已充分認知。那麼,對於今年的行情該如何看待?機構人士表示,今年白酒股的業績依舊突出,但估值端承壓。因此,相對收益尚可,絕對收益預期不高,建議理性看待估值消化,重視評估宏觀因素的影響。

  健全醫保共濟保障機制 醫藥創新產業鏈將受益

  4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業內人士認為,這有助於提升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醫保在醫藥市場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醫保資金支持的創新及創新產業(300832)鏈將受益。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商業銀行競相發力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悉,工商銀行(601398)、農業銀行(601288)、興業銀行(601166)、恒豐銀行等多傢銀行均將綠色金融作為重要戰略,為相關企業提供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BDI創近11年新高 庫存時鐘喚醒“周期牛”

  有著大宗商品風向標之稱的BDI指數近期持續飆升,逼近2010年以來新高。今年以來在工業品期貨上以做多為主的投資者李傑(化名)說:“黑色、有色、化工是當前市場供需矛盾最突出的板塊,現貨原材料一漲再漲,目前感覺這波行情還沒有走完。”

  上海證券報

  特斯拉披露事故車數據 業內提議向第三方開放後臺

  特斯拉4月22日傍晚透露,已在當天下午5時,發快遞將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交付給女車主方面,同時發瞭郵件。特斯拉方面聲明,是鄭州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讓公司把數據自行給客戶的。“我們將毫無保留地配合監管部門開展深入調查,開誠佈公接受社會監督。”

  深交所年報監管聚焦五大突出風險 督促上市公司做真賬 防止財務“洗大澡”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已進入高峰期,年報審查工作也正有序進行。上海證券報記者從深交所瞭解到,今年交易所的年報審查面臨著一些新情況:一方面,2020年部分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受到疫情影響。另一方面,2020年也是A股全面施行新收入準則和退市新規的第一年。

  最高人民法院修改案件管轄相關規定 科創板公司證券糾紛由上海金融法院集中管轄

  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獲悉,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佈《關於修改〈關於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轄的規定〉的決定》,對2018年8月10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轄的規定》(下稱《規定》)作出修改,自2021年4月22日起施行。

  新能源汽車行駛數據價值何在

  特斯拉女車主維權風波持續發酵。在多部門發聲後,特斯拉表示“願意全力配合,提供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給第三方鑒定機構或政府指定的技術監管部門或者消費者本人”並已給到相關數據。有業內人士表示,就特斯拉這個特定事件而言,通過數據分析基本可以找到事故發生的原因。而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數據的積累和價值的挖掘更事關未來。

  證券時報

  警惕大宗商品“漲聲”背後的終端成本風險

  2020年末,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突破1000元/噸大關,一度引發市場極大關註。然而近日,鐵礦石期價站上1110元/噸歷史新高,驚嘆之聲已經寥寥。

  特斯拉維權事件背後:電動汽車數據監管難題待解

  特斯拉車主上海車展維權事件迎來階段性進展。4月22日,在市場監管總局、中國消費者協會相繼發聲敦促涉事企業配合調查後,特斯拉方面表示:已準備好相關數據,願意提供給事故車車主及監管部門。

  新型儲能市場蓄勢待發 產業將轉向規模化發展

  4月21日,國傢發展改革委、國傢能源局發佈《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的主要目標。

  服務先行打好預防針 監管零容忍聚焦五大風險

  “給投資者一個真實、透明、合規的上市公司”,目前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披露已進入高峰期,在此之前,深交所已經緊鑼密鼓開展2020年度的年報監管服務各項工作,努力推動提高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質量。

  證券日報

  百億元基金一季報三大看點 “頂流”基金經理觀點現分歧

  近日,備受市場期待的朱少醒、謝治宇、張坤、董承非、劉彥春、劉格菘、王宗合、周蔚文等“頂流”(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一季度報告亮相。今年明星基金經理的一季報看點可歸納為三大方面:首先是一季度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情況。其次是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以及對未來市場的展望。三是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規模變化、基金業績等。

  確保財政直達資金用在刀刃上 全鏈條構建監管“防護網”

  4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要嚴格直達資金監管。財政、審計及相關部門都要加強監督,動態跟蹤地方資金分配、撥付和使用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問題,對相關地方和責任人要視情通報約談,對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徹查一起、嚴肅追責問責,確保直達資金用在刀刃上,更好發揮惠企利民實效。

  基礎設施公募REITs事項 緣何被交易所網站首頁置頂

  4月21日,滬深交易所正式接收首批4單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申報,這標志著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進程又向前邁進瞭關鍵一步。如果說從交易所官網的置頂安排來判斷該項工作極為重要有些“證據不足”,那麼“十四五”規劃和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的撰文應該可以為此提供有力的支撐。

  推動財政直達資金抵達“最前線” 官方強調把更多財力下沉

  基層財力問題被市場持續關註,而資金直達則是有效的“輸血”機制。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范圍。4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將直達機制常態化”。其中,“督促地方做好剩餘直達資金下達和使用,保障相關政策及時落地生效。引導地方在中央直達資金基礎上,因地制宜擴大地方財政資金直達范圍。省級政府要繼續當‘過路財神’,不當‘甩手掌櫃’,把更多財力下沉,增強基層抓政策落實的能力”,被列為下一步的工作之一。

  人民日報

  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多元立體交通網―― 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形成

  在粵港澳大灣區,得益於覆蓋3地11城的多元立體交通網,城市間“一小時生活圈”正在形成,如張曉星這樣跨城上班的人越來越多:在珠海橫琴口岸,每天早晨,成百上千人從澳門進入橫琴新區工作辦事;在深圳皇崗口岸,每天跨境往來於深港之間的上班族有4萬人;在廣佛城市圈,上百萬人在廣州工作,在佛山居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