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公募最新策略看好结构性行情
近期A股市场在复杂环境中走出分化态势,市场在调整与重构中凸显出内在韧性。近日,公募机构密集发布了最新策略展望,AI科技、顺周期、大盘蓝筹等配置方向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
从资金供需两端看,有机构表示,展望后市,股市的配置吸引力将进一步凸显。银行理财、保险等长期资金将长期向股市迁移。
结构性行情仍有空间
恒生前海基金表示,国内资金面整体呈现均衡偏松状态,在基本面仍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A股市场爆发了主要依靠流动性推动的结构行情。三季度A股成交额出现了显著的放大,带动上证指数突破去年“9·24”的高点,创出近十年新高。创业板指、科创50、科创100等指数表现不俗,这背后反映了自年初AI、机器人行业突破带来的投资者对于中国科技股的重视和重估。相较于机器人和AI叙事的星辰大海,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大部分板块和行业仍然受到基本面的压制,业绩情况未出现明显改善,整体仍面临压制。
黄金行情“急转直下” 有色金属或面临价值重估
□本报记者 王宇露
今年以来火热的黄金行情,在上周突然“急转直下”。在此背景下,上周黄金股ETF和黄金ETF普遍大幅调整。与此同时,铜、稀土等不同有色金属走势迥异,有色金属正在经历价值重估。机构认为,黄金在创下历史新高后正面临显著的技术性回调压力,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而对于其他类别的有色金属,要结合其属性、供需、政策等多重因素考量。
黄金股ETF和黄金ETF调整
10月20日金价刚刚创下历史新高后,当地时间10月21日,金价突然掉头向下,国际金银大幅收跌,伦敦现货黄金大跌5.31%,报4124.36美元/盎司,盘中一度跌超6%,创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聚焦“支持性”方向 精准把握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日前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时提出,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专家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精准把握施策的力度、时机和节奏,通过动态完善政策框架、加强执行传导释放效能,更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重处理好“三大关系”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专家表示,在后续货币政策调控中,央行将更加注重处理好短期与长期、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业自身健康性、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从短期和长期角度看,货币政策既要为当下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必要支撑,又要避免透支长期增长潜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预计,下一阶段,央行将灵活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同时保持政策定力,稳定市场预期。
北交所首单中长期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功发行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北交所获悉,近日,北京中关村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10月24日起该债券在北交所上市。
据悉,该债券由银河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国泰海通担任联席主承销商,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为5年,发行利率2.29%,创今年9月份以来全国同期限、同评级债券发行利率新低。
上海证券报
量质齐升,构筑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新闭环” 点心债成人民币国际化新引擎
量质齐升,构筑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新闭环”
点心债成人民币国际化新引擎
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正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点心债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2025年9月进一步攀升至1.5万亿元,较2021年全年的约2500亿元增长数倍。
规模的攀升,以及发行主体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点心债正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引擎,构筑起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的“新闭环”,助力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与流通。
公募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35亿元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明显加大对权益类基金的自购力度,以真金白银看多后市行情。据统计,年内公募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已达35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水平。与此同时,多只新发爆款基金也频现基金管理人自购身影。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管理人积极自购既体现对自身投研能力的认可,也可以与投资者利益更好绑定。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35.27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工银瑞信基金、天弘基金、永赢基金、招商基金等超10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均超1亿元。
头部私募发行热情不减 攻守兼备应对“收官之战”
头部私募发行热情不减
攻守兼备应对“收官之战”
市场震荡并未延缓增量资金的入市步伐。近日,多位私募市场人士对上证报记者透露,10月以来多家知名头部私募仍在进行新产品发行,而且资金更为青睐股票多头策略产品。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基金业绩震荡提升,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涌入权益市场,结构性行情或将延续。谈及四季度“收官之战”如何打,多家百亿级私募称将均衡布局,不仅在科技、创新药等领域积极挖掘,还会逐步布局有色、红利等品种。
产品线持续丰富 QDII基金驶入多元化“新蓝海”
近年来,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结构的不断演化,以及中国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日益增长,QDII产品的种类日趋丰富。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日前,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各自申报了一只主投巴西市场的产品,这意味着,我国QDII产品投资范围首次拓展至拉美地区,进一步拓展了跨境投资的广度和深度。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不仅为中国投资者打开了配置巴西核心资产的大门,也标志着QDII产品全球资产覆盖能力迈上新台阶。
QDII产品也持续为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投资回报。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近3年来,QDII基金平均净值增长62.42%。其中,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混合、南方中国新兴经济9个月持有期混合、天弘中证中美互联网A、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国富全球科技互联混合等36只QDII产品净值涨幅均超100%。
证券时报
锚定“五个着力”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明确
中国证监会近日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时,就资本市场改革提出了“五个着力”,明确了下一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即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改革仍是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主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政策将保持改革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围绕深化注册制改革、大力发展多层次市场体系、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重点展开,进一步提升市场功能、优化市场结构、防范市场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提出,下一步金融工作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报告显示,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系统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共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报告提出,下一步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管好用好现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效推进金融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公募投研不再“独奏” 平台化吹响投资新乐章
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公司的“生命线”,也是践行投资者为本、提升投资者回报的核心战斗力。
随着我国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公募管理规模持续增长,叠加《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的积极引导,行业逐步摒弃“明星基金经理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转而追求业绩的长期可持续性,推动投研生产流程向“平台化、一体化、工业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以先锋、贝莱德、道富等巨头为代表,已构建起成熟的“平台化、一体化、工业化”投研体系。它们通过整合投研流程实现投研协同,搭建共享平台打破部门壁垒,依托标准化流程提升决策效率,为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个别银行“抢跑”年末揽储 负债成本管控更趋精细化
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不少中小银行正在推动新一轮的降息潮,主动降低存款利率上限,为利润增长腾出空间。
临近年末,个别股份行分支机构已悄然开启揽储的冲刺。证券时报记者走访中发现,部分银行的揽储冲劲正与精细化、分层分级的客户管理相结合,在确保一般性存款稳定的同时有效管控负债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经营可持续。
个别股份行“抢跑”揽储
“这算是我们行力度比较大的一次活动。”招商银行北京某支行的客户经理张可(化名)对记者表示,近期已面向北京地区客户推出了核心资产达标后领取现金红包的活动,根据不同规则可领取20元、25元或30元的现金红包。该行手机银行活动页面信息显示,最低门槛在达标日前完成核心资产由不足5万元升至5万元及以上的,次日即可获得20元现金红包;总计将派发22.5万元现金红包,活动整体采取先到先得规则。
证券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扎实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会议提到,央行将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扎实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央行明确了五大重点工作:一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是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三是健全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四是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是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在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方面,央行强调“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力度、时机和节奏,充分释放各项货币政策效能,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此,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力度”意味着避免“大水漫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信贷总量适度、平稳增长,防止引发资金空转或新的风险;“时机”则强调政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密切跟踪宏观经济数据与市场变化,在关键节点适时、果断出手,发挥“及时雨”的稳定作用;“节奏”要求调控灵活,根据内外部环境进行动态微调,实现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的有机结合。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多家银行为“十五五”金融工作“划重点”
近日,政策性银行、国有六大行党委纷纷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根据金融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的工作要求,研究部署“十五五”时期的金融服务重点工作。
政策性银行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该行在会议中要求,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找准着力点,全力支持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扎实做好具有农发行特色的金融“五篇大文章”。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压舱石”,国有大行充分发挥责任担当,兼顾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可持续发展,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融入经营管理全流程。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方面,展现出全方位响应和系统性布局。
矿业并购需做到“四个转变”
近期,全球矿业市场风起云涌。紫金矿业(601899)、洛阳钼业(603993)、山东黄金(600547)、西部矿业(601168)等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或收购优质核心项目实现规模跃升、资源结构优化,推动全球矿业格局加速重塑。
回顾全球并购案例,并购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后续的整合与运营。未来的矿业竞争,将不再是简单的资源储备竞赛,而是资源整合能力、产业链协同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全球运营能力的综合较量。企业只有保持战略定力,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不断夯实发展质量,才能在这场深刻的行业变革中行稳致远。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全球化创新驱动汽车工业蝶变
近日,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会上发布的10余项全球领先技术与全球化创新体系战略,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奇瑞集团的全球累计用户超1772万,海外用户突破543万,海外营收占比接近一半,这些数据不仅印证了企业全球化成果,更彰显其从“国际化”向“全球化”跨越的决心。
从单一产品“出海”到全球化生态构建,从油车时代的技术积淀到新能源赛道的全面发力,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如何以创新为笔,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蝶变故事?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奇瑞汽车,与董事长尹同跃进行深度对话,深入探讨企业上市后的战略布局、全球化拓展路径、技术创新突破及组织管理升级等核心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