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5月26日)
导语: 26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流动性投放加码 增强我国债市“定力”;土储专项债拟使用金额超3500亿元;权益与固收各显锋芒 公募新发结构性分化

  中国证券报

  流动性投放加码 增强我国债市“定力”

  近期,海外债券市场波动有所加大。其中,受多重因素影响,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了5%的整数位置,日本国债收益率也因国债拍卖遇冷而出现快速上行。反观我国债券市场,在纷繁的外部环境中保持平稳,10年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呈现窄幅震荡。专家表示,人民银行持续呵护流动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对我国债市构成有力支撑,并与海外债市呈现低关联度,有助于全球投资者开展多元化配置、分散投资风险。

  政策暖意浓 民企发力向“新”向“智”

  云南宁蒗泸沽湖机场,纵横股份自主研发的云龙固定翼无人机正缓缓起飞,开启四川省2025年度川西航空护林任务;中自科技的机动车尾气催化剂生产线,机械臂高速运转,智能制造的场景在这里落地……当政策春风拂过民营经济田野,一幅“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民营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资信良好的民营经济组织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增强信贷供给、贷款周期与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需求、资金使用周期的适配性,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今年最高涨幅接近50% 公募REITs“朋友圈”持续扩大

  今年以来,公募REITs收益率迭创新高。截至5月23日,华夏大悦城(000031)商业REIT和华安百联消费REIT今年以来涨幅均接近50%。近期,这两只REITs也因为涨幅较大,当日收盘价偏离基准价首次达到50%,次日停牌一小时。此外,今年以来,19只REITs涨幅在20%至40%之间。共有40只REITs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

  投资价值的凸显,也让公募REITs“朋友圈”持续扩大。除今年已有8只REITs相继上市外,还有多只新项目和扩募项目陆续申报。同时,公募REITs也吸引了保险、券商自营、理财子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纷纷布局。

  港股创新药逆势大涨 相关ETF布局资金“边打边退”

  上周(5月19日至5月23日),港股创新药板块逆势大涨,多只相关主题ETF涨幅高达8%左右,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等遭资金止盈流出。此外,近期国际金价回暖,COMEX黄金期货价格重回3350美元/盎司以上,黄金股ETF上周走出反弹行情,普遍涨超6%。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等5只军工主题ETF上周获得场内资金关注,合计净流入超20亿元。

  站在当前位置,业内机构认为,阶段性A股市场仍然呈现震荡修复态势。向上看,暂时没有明确催化因素出现带动指数快速上涨;向下看,A股整体的低估值具备较高安全边际。随着外贸及经济预期有望修复,上市公司盈利或有继续回升的潜力,市场有望重新回到盈利驱动轨道,彰显中国经济与政策的稳定性,消费、顺周期及自主可控方向市场关注度有望提升。

  上海证券报

  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16条发布 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

  商务部会同有关方面制定的《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日前发布,以16条举措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方面,《工作方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建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加强未来产业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引进、培育具备行业引领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系统化、图谱化、标准化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数据产业。

  土储专项债拟使用金额超3500亿元

  自土储专项债时隔五年重启后,其申报和发行的规模不断扩大。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数量接近3000宗,总面积超1.33亿平方米,总金额超3500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自3月以来,各地公示的节奏持续加快。4月,公示地块超1500宗,超1月至3月累计公示的总量,总金额超1700亿元。

  重组新规后首单!海光信息拟换股吸并中科曙光

  重组新规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出炉。

  5月25日晚,科创板上市公司海光信息、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中科曙光双双发布公告,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A股股票将于5月26日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易将成为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重组新规”)正式修改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

  聚焦能源数字化!海兴电力与中金签约共建全球供应链出海新生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谭镕)近日,在由海兴电力(603556)联合中金共同主办的“中金-海兴新质生产力创新论坛暨中金私募-海兴电力合作签约仪式”上,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能源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战略新机遇。会上,中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兴电力、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重点布局新能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资本+产业”双轮驱动,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海兴电力日前发布公告称,近日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产业基金,基金名称为中金海兴(苏州相城)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总额为8亿元。其中海兴电力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92亿元,占比49%。

  证券时报

  权益与固收各显锋芒 公募新发结构性分化

  上周(5月19日~25日),公募基金新发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

  数据显示,当周新成立基金27只,总发行份额达164.23亿份,平均单只基金发行份额6.08亿份。从产品类型看,股票型基金以56.35%的份额占比成为发行主力,债券型基金则以42.22%的份额占比紧随其后,两类产品合计贡献超九成发行规模。

  具体来看,上周股票型基金的新发表现亮眼,发行数量和发行份额分别为19只、92.55亿份。尽管市场持续震荡,但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占比过半,显示部分资金仍在借道权益产品布局中长期机会。从发行结构看,基金公司通过优化产品设计、降低认购门槛等方式吸引投资者,部分主题型产品或将受益于市场热点的轮动。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新发债基频现“爆款”。上周,债券型基金新发产品6只,发行份额69.35亿份,单只产品平均规模达11.56亿份,显著高于股票型基金。其中,中航中债-投资级公司绿色精选指数A表现突出,发行份额最高,达到34.5亿份。从产品类型看,中长期纯债基金仍是当前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的主流,机构资金配置需求或是推动其发行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出货量激增带动运价跳涨 外贸企业接新订单趋谨慎

  中美关税互降两周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前期积压的订单正在加速出运。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多方调研获悉,5月12日以来美线订舱量持续激增,舱位争夺白热化带动运价非线性上涨。截至目前,5月底的舱位已基本售罄,运价上涨幅度超过40%。

  当前集运市场呈现供需博弈态势。货代行业预计,90天内运价只会涨不会跌。而外贸企业则期待,6月运力恢复后运价将有所下调。在运价飙涨当下,一方面,船东紧急调配运力驰援美线,另一方面,部分外贸企业基于不确定性已主动放缓接单节奏。

  基金经理考核“指挥棒”重振旗鼓 市场资金短期或偏爱基准成份股

  本月上旬,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出于对投资者长期利益的考量,《方案》着重提到了公募基金产品多年来“形同虚设”的业绩比较基准,并明确表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据此,作为基金经理业绩考核的“指挥棒”,业绩比较基准也将重振旗鼓。

  毫无疑问,上述举措击中了公募基金行业“重规模轻收益”的沉疴,以及风格漂移、“交易亢奋”等衍生问题,一时间也引发业界积极讨论。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公募人士均表示,这一举措将深刻改变主动权益型产品的底层运行逻辑,基于长周期的考核机制,公募基金在追求超额收益的同时,将更加注重产品投资收益的稳定性,价值投资的重要性也因此更为凸显。

  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本周开抢 众多产品细节曝光

  在上周五刚刚获批之后,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周末便陆续开始披露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发售公告,这批创新产品的管理费计算方法、基金经理阵容、发售日期、募集上限设定等重要信息正式浮出水面。

  公告显示,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将于5月27日起陆续开启发行,并将于6月份结束募集,各家基金公司派出了长期业绩稳健优异的良将出战。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浮动管理费基金改革是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督促基金行业经营模式转变的有力途径,也意味着浮动费率基金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多次试点后,将以更切合投资者需求、以投资者回报为导向的形式再度升级,主动权益基金的浮动费率模式将迈向常态化。

  证券日报

  年内超1200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最新收益率为正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5月25日,登记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中,已有1388只产品披露了最新年化收益率(以下简称“收益率”),其中有1222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占比为88%,165只产品收益率为负,1只产品的收益率为0。

  保险资管产品一般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产品和监管规定的其他产品。各类保险资管产品中,目前仅组合类产品披露净值数据,并成为市场观察保险资管公司投资能力的重要参考。根据监管规定,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运作期间,封闭式产品的净值披露频率不少于每周一次,开放式产品的净值披露频率不低于产品开放频率。

  记者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25日,已有1388只产品披露了最新收益率。

  公募降费进行时:超千只基金年管理费率不超0.15%

  5月份以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华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机构宣布调低旗下部分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或托管费率。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的降费行动稳步推进。目前管理费年费率在0.15%及以下的产品数量达到1009只。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行业降费行动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提高投资者获得感。未来公募机构需重视增强自身投研实力。

  基金经理回归投资本业折射行业转型 “能力筑基”才是基金业核心竞争力

  近日,易方达基金发布的一则高管变更公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卸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未来将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这一看似常规的人事调整,折射出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正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投资回报转变的趋势。

  这一转变背后有着政策的明确引导。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同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用25条具体举措为行业转型绘制了路线图。在此背景下,“投研系”高管退出管理序列、回归投资本业,正是行业响应监管号召、主动求变的生动注脚。

  当前,监管部门、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三方力量正在形成合力:监管通过制度设计重塑行业生态;基金公司调整组织架构和考核机制;基金经理主动卸下行政“包袱”回归投资本源。这种协同变革,正在开创投资者、从业者和机构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债市“科技板”发力显效总规模逾2865亿元 一马当先银行已成发行主体主力

  随着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主体的扩容,科创债发行积极性持续提高,特别是5月9日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以来,市场反应积极,进展迅速,多家金融机构相继启动科创债发行工作。

  数据显示,按上市日期计,自5月7日债市“科技板”一系列鼓励政策落地以来,截至5月25日,已有110家发行主体发行了135只科创债,总规模超2865亿元。其中,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成为主力,14家银行合计发行1700亿元,发行规模占比约六成;13家证券公司合计发行174亿元。此外,5月26日至27日,还将有13只科创债正式上市,合计规模174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