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23日)
导语: 23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商业化进程加速 脑机接口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割草机器人赛道升温 资本助力出海谋变;跨境支付体系合作深化 多家机构积极行动。

  中国证券报

  三部门:延续实施 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4月22日消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助力提升职业技能,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通知》明确,助力企业稳定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5年底,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30%;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 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4月22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人民币多元化资产配置功能凸显,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国家外汇局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将继续出台支持跨境贸易发展、便利跨境投融资的政策措施,助力更好稳外贸稳外资。

  李斌说,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商业化进程加速 脑机接口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

  随着脑机接口产业迅猛发展,商业化落地逐步推进,相关概念板块受到投资者关注。数据显示,脑机接口概念指数自4月8日以来上涨11.84%。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脑机接口产业已在市场规模、企业数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在技术革新和政策红利催化下,国内脑机接口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产业链相关公司的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9月或存调整窗口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例会。与会保险业专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当前,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5%,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通知,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暂时可以不用下调。若三季度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继续低于2.25%,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或下调。若预定利率上限进一步下调,传统险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将倒逼保险公司进行产品转型,浮动收益型产品有望成为险企主推产品。

  上海证券报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明起发行 较去年提前一个月 规模增加3000亿元

  1.3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其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比上年增加500亿元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将于4月24日正式开闸。专家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挥稳增长、促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今年发行高峰或在5月和8月。

  根据财政部安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计1.3万亿元,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种,共发行21期,发行时间从4月至10月,发行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其中,4月24日将首发20年期、30年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5月23日将首发50年期特别国债。

  央企集团如何加强市值管理? 上交所专场培训 从制度到实操“倾囊相授”

  近日,上交所在北京举办针对央企集团的市值管理专场培训。中国证监会上市司、国资委产权局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深入解读市值管理相关制度。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等市场参与主体从实操层面讲解股权激励、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市值管理工具的具体运用和经验体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船集团、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国投集团等近50家央企集团的百余名集团资本运作负责人参加培训。

  据悉,此次培训重点围绕加强市值管理制度工具的理解和运用展开,旨在为央企集团统筹规划市值管理路径、指导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灵活运用市值管理工具、提升集团整体市值管理水平提供更多帮助。

  规模增长难掩盈利乏力 券商资管转型存隐忧

  根据资管新规过渡期安排,2024年被业内视为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的收官之年。梳理券商2024年年报数据可见,其资管业务呈现“规模增长与收入下降并存”的鲜明特征,主动管理转型初见成效,但整体收入仍旧承压。

  规模方面,数据显示,根据目前已披露的可同比数据看,26家上市券商受托管理资管规模合计为5.8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收入方面,26家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合计为386.12亿元,同比下降1.17%。

  资管新规实施后,券商资管的竞争焦点,将不再局限于规模排位赛,而是转向产品创新、资产配置和客户服务能力的全方位比拼。这场转型大考,或许才刚刚开始。

  产业规模扩大 盈利能力增强 模拟芯片有望进入增长新周期

  A股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接近尾声,多家模拟芯片行业公司陆续发布成绩单,传递出产业景气度回暖的向好态势。随着下游市场持续回暖,国内模拟芯片行业有望进一步延续复苏态势。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2日,A股有30家模拟芯片设计公司披露了2024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公司有22家,占比超过七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4家,占比近五成。模拟芯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起,模拟芯片的渠道和下游库存基本消化完成,当前板块已接近周期底部;同时,下游需求开始回暖,工业和汽车有望重回增长,边缘计算、机器人等智能硬件的新需求增长势头良好。

  证券时报

  企业跨境资金管理需求升级 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

  近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昨日,A股市场对此有积极反应,跨境支付概念股大幅上涨,新晨科技(300542)、拉卡拉(300773)以20%的幅度涨停。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家大力支持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为行业发展构筑优质政策土壤。中国金融机构正加速推进跨境支付体系升级与贸易金融创新,为企业“走出去”构筑稳定的订单支撑体系。

  割草机器人赛道升温 资本助力出海谋变

  割草机器人的战场,已不仅是草坪,更是智能硬件的未来高地。

  当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玩家正以技术突围与资本加持强势搅动赛道。从宁德时代(300750)到欣旺达(300207),再到小鹏汽车旗下星航资本,巨头们争相押注的宝时得,背后是国产供应链的全面崛起。

  欧美庭院经济的百亿蓝海中,九号公司、科沃斯(603486)等企业面对关税壁垒,正在加速深耕欧洲市场。这场由技术红利与地缘博弈交织的产业变局,考验着中国企业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跃迁能力。

  格力电器召开股东大会 董明珠连任董事并回应管理层年轻化

  4月22日下午,格力电器(000651)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相比过往历次股东大会都被安排在格力地产(600185)总部办公楼,本次股东大会首次被安排在格力电器珠海碳化硅芯片工厂举行。据悉,该工厂于2024年投产,其碳化硅功率芯片在家用空调中的装机量已经突破100万台。

  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备受关注的议题就是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选举。根据股东大会资料,本次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为董明珠、张伟、张军督、舒立志、钟成堡,独立董事候选人为张秋生、程明、李红旗、翁国民。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公司新一届董事候选人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全部获得投票通过。其中,董明珠以超过33亿股的同意票数、超100%的高赞成票率被选举为第十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这也意味着,董明珠将在格力电器“再干三年”。随后,当日下午举行的董事会会议上,董明珠被选举为公司第十三届董事长。

  券商前十强座次生变 一流投行建设步伐在提速

  截至昨日,已有26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4年年报,其中大型券商悉数披露完毕,新前十强名单浮出水面。

  以归母净利润计算,与上一年相比,最新排行前十的券商名单中有3家座次生变。在业务结构方面,自营业务撑场面,经纪业务显著回暖,投行业务仍然承压,资管业务则表现分化。

  随着行业格局持续优化,有多家大型券商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分享了最新战略打法。

  按照2024年年报披露的归母净利润排序,证券行业前十依次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招商证券、中国银河(601881)、广发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601066)、中金公司(601995)、申万宏源。这10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合计为1064.78亿元,占全行业净利润的比重为64%。

  证券日报

  政策鼓励、爆款频出 中国游戏“出海”进入发展新周期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有关情况。据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工作方案》明确的试点任务中,包括“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布局”。

  DataEye研究院负责人刘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工作方案》为游戏从业者打了一针“强心剂”,鼓励产业上下游企业积极布局“出海”业务。

  ETF进入4万亿元时代 指数化投资助力搭建“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近日,全市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据数据统计,截至4月21日,全市场ETF规模4.04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加3159.66亿元,增长8.48%。

  今年1月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投资者配置需求增加等,ETF规模快速增长,从3万亿元到4万亿元,仅用时半年多。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大力发展ETF,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搭建“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

  跨境支付体系合作深化 多家机构积极行动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是我国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深化跨境支付体系合作的重要信号。《行动方案》的出台,意味着上海将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发展中扮演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角色,不仅提升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也为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拓展实际应用场景奠定了基础。”

  住房消费仍是扩内需重要抓手 二季度政策力度有望加大

  近期,北京、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陆续出炉。从数据来看,多地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天津实现投资、销售“双增长”。

  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大背景下,今年二季度促进住房消费的政策力度还将加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