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助力企业“直升”北交所 创投机构快马加鞭
近日,北交所成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热议对象”。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部分私募股权创投机构在快马加鞭,协助被投企业备战北交所直接IPO。据了解,明年上半年或是首批北交所“直升”企业上市的时间窗口,涉及几十家企业,多为“专精特新”企业。此外,有机构人士透露,目前还有少数消费类企业在接触北交所。
业内人士称,在退出压力备增情况下,目前选择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多为了缓解对赌压力或解决发展融资需求。目前,券商、创投机构、地方政府成为推动企业在北交所IPO的主要力量。
多数私募股权创投人士认为,近期北交所板块上涨的持续性十分关键,已成为业内提振信心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北交所能否成为行业常态化退出渠道,仍需观察北交所板块流动性持续情况以及上市企业的估值情况。
北交所IPO升温 今年以来共受理122家企业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2月17日,北交所合计受理122家企业IPO申请。其中,12家企业已发行上市,1家正在发行过程中,14家企业中止审查、9家企业IPO撤回终止,博达软件和金则利2家企业暂缓审议。除此以外,84家企业处于受理审核问询以及注册流程过程中。
“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后,北交所IPO受理逐步升温,9月以来受理的企业有34家,其中12月上旬有6家企业受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北交所直接IPO规则落地,明年北交所扩容有望提速。
一日受理三家企业
品牌工程指数多只成分股 四季度以来涨逾20%
上周市场调整,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简称“品牌工程指数”)报1509.66点。从成分股的表现看,天士力(600535)、卓胜微(300782)、老凤祥等成分股表现强势;迈瑞医疗(300760)、中际旭创(300308)、格力电器(000651)等不少成分股获北向资金净买入。展望后市机构认为,宏观环境好转将逐步在股市中显现,明年继续下跌空间有限,市场将迎来相对平稳的转换期。
多只成分股获北向资金增持
上周市场调整,上证指数下跌0.91%,深证成指下跌1.76%,创业板指下跌2.31%,沪深300指数下跌1.70%,品牌工程指数下跌2.53%,报1509.66点。
医药赛道反攻势头犹存 私募机构积极布局
12月15日,医药赛道各细分领域龙头个股有所走软,而8月底以来的反攻势头仍存,部分个股的年K线已“翻红”,下半年的强势拉升已明显回补上半年的跌幅。对此,多家私募机构四季度以来已积极布局。
近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关情况公布,共有126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其中,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较高,价格平均降幅较小。有私募人士表示,目前医保谈判政策持续向创新药倾斜,本轮集采价格降幅符合预期,国产创新药企业将在明年密集进入业绩兑现期,股价预计将有不错的表现。从中长期视角出发,医药赛道仍可能有大级别的板块行情。
看好结构性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
积极信号频现 机构布局创新药板块
经历了近三年的调整后,创新药板块正逐步成为机构布局的重点。数据显示,近日美股创新药板块连续上涨,国内创新药企业频频出海也引发市场关注,相关标的近期股价表现亮眼。部分私募人士透露,在国产创新药出海及政策积极信号显现的背景下,国内创新药行业的性价比逐步凸显。据悉,四季度以来,多家私募机构逐步增加创新药板块的配置比例,部分知名百亿级私募也在积极调研创新药行业公司。
美股创新药表现亮眼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自11月以来涨幅已超过15%,创下7月以来的新高。从具体标的来看,同期生物制药公司C4Therapeutics涨幅高达231.79%,福泰制药也上涨了13.75%。
在美股创新药板块快速上涨过程中,国内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纳指生物科技ETF获得大量资金申购。截至12月14日,该ETF总份额达4.04亿份,创历史新高;拉长期限来看,近两个月该基金份额增长超100%。
佣金调降助力公募行业正本清源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今年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监管部门大刀阔斧的费率改革。在7月降低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之后,中国证监会12月8日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核心是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规范佣金分配比例,强化内部制度约束和外部监督制约,新增基金管理人整体交易佣金费率水平和分配情况披露要求。
在上述征求意见稿中,真正引起公募行业震动的是对佣金费率的严格限定:被动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交易佣金费率原则上不得超过市场平均股票交易佣金费率,且不得通过交易佣金支付研究服务等其他费用;其他类型基金通过交易佣金支付研究服务费用的,股票交易佣金费率原则上不得超过市场平均股票交易佣金费率的两倍。市场平均股票交易佣金费率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定期测算并向行业机构通报。
外资月度增持境内债券规模刷新历史次高 人民币债券“磁吸力”显著增强
最新跨境资金流动显示出暖意。三季度以来,外资连续增持境内债券,并在11月刷新了月度增持规模的历史次高值。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日前表示,11月,证券投资项下外资总体恢复净流入,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意愿持续提升,近几个月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11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规模达330亿美元,为历史次高值。
民生银行:用心助小微 相伴共成长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壮大民营经济,小微是关键。作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作为全国首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始终坚守服务民营企业的初心使命,聚焦“民营企业的银行”战略定位,自2008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小微金融探索实践。15年来,持续迭代升级小微业务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法人的信用化、线上化支持力度,铸造了小微金融金字招牌。
15年间,小微企业发展蜕变,民生银行服务更迭,写出了一部银企心手相牵、相伴成长的“老友记”。
证券时报
发起式基金新发数量创新高 “清盘焦虑”如影随形
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发起式基金热度明显上升。
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发起式基金达370多只,已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发起式基金清盘压力也在增加,年内已有34只产品清盘。
业内人士表示,发起式基金虽然成立门槛低,但并不意味着基金公司维护产品的压力就一定更小,因为规模不稳定的发起式基金可能面临清盘风险。因此,基金公司在成功发行发起式基金后,仍需要认真对待产品运营,提高产品竞争力。
微信提高金融类直播规范:须真人出镜 不得展示K线
近日,微信更新了《视频号金融科普类直播准入标准》(下称“《准入标准》”),将于12月18日起正式生效。
更新后的《准入标准》对于企业和个人主播的准入资质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必须是持牌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同时,在直播规范上,新规则要求主播必须真人出镜,不得输出具体投资建议,并且要在直播间注明主播的身份及公司信息。对于不断试水短视频和直播的金融机构而言,这些新规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不可展示K线
须有真人出镜
知名机构旗下基金也挨罚 今年2425家私募被注销创历史新高
12月15日,中国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连发3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3家私募被撤销管理人登记,知名私募厚朴投资旗下的厚朴建业基金也赫然在列。
今年以来,“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再度明确,一大批风险机构加速出清。截至11月末,年内注销私募数量已达2425家,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一系列新规陆续发布,私募行业的监管正在不断完善,行业门槛也不断抬升,叠加市场调整,一大批小私募逐渐被市场淘汰。
知名私募也“中招”
根据上述决定书,3家被罚的私募分别是深圳科乐投资、上海易德臻投资、河南厚朴建业基金(下称“厚朴建业”)。其中,厚朴建业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001万元人民币,为厚朴投资管理成员。
医药行业新一轮周期启动 传统“龙头战法”或将失效
“我们上大学时有一门现代生物学课程,课本最后一页讲了一个概念叫做‘生物导弹’,如今来看,曾经只是概念的东西已经成为现实,成为当前医药领域最牛的创新之一:ADC(抗体偶联药物)。”在谈及创新药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时,华宝医药生物混合基金经理张金涛表示。
近期,多只创新药个股强势上涨,成为年末市场的一大亮点。张金涛认为,在经过5~8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后,创新药投资正在进入集中兑现期,投资者不需要拘泥于过往的“龙头战法”,因为许多创新药公司都会迎来市值从五六十亿元涨到两三百亿元的投资机遇,次第花开般地推动创新药板块走强。
这位和“周期天王”周金涛名字相似的基金经理,对自己研究、投资多年的医药板块也有着一套周期理论。他认为,在医保供给和医疗需求不断平衡的过程中,医药板块存在约每五年一轮牛熊周期的规律,在经过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的回调后,新一轮医药投资周期已经于2023年开启,且这一轮周期的主线将会是创新药。
证券日报
春兴精工实控人因内幕交易罪被判刑
12月16日晚间,春兴精工(002547)发布公告称,根据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孙洁晓犯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40万元。
公告显示,春兴精工实际控制人孙洁晓自2018年7月份起已不在公司担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上述判决系孙洁晓的个人事务,不会影响孙洁晓股东权利的行使及公司的正常业务运作,不会对公司的控制权构成影响。
公告内容还显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管理团队稳定。
因七年前内幕交易被判刑
董事长被刑拘、曾有高管因内幕交易被罚 智云股份市值两天缩水近两成
12月14日、12月15日,智云股份(300097)股价连续两天放量下跌,两个交易日内市值累计减少5.66亿元,缩水近两成。此前的12月13日晚间,智云股份曾公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师利全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暂时无法正常履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其所代行的董事会秘书职务。
董事长被刑拘
据智云股份12月13日披露,公司于12月12日接到师利全家属通知,师利全因个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案被中山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相关案件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辽宁同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被拘留的人,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的法定时限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兖矿能源破解煤炭行业周期“魔咒” 五大战略主业协同发展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的兖矿能源(600188)兴隆庄煤矿煤场内,排成长龙的装载车在语音指令下有序经停一个装卸“漏斗”,矿井生产出的煤炭通过全封闭的皮带栈桥运送到这个智能化煤炭装卸点,仅用不到一分钟,一辆车就被装满煤炭并铺上盖棚,然后开赴目的地,而正如煤场醒目的那句标语――“煤场不见煤”,这一过程看不到一粒煤渣。
别看已建成42年,作为国家首批通过验收的智能化矿井之一,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代表的是当今中国煤炭行业的最先进水平。
近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组织“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进蓝筹”系列活动,《证券日报》记者走进兖矿能源,在这里实地感受智能化矿井时代,也了解到,兖矿能源正聚焦五大战略主业协同发展,开启打破煤炭行业周期“魔咒”,实现全新高效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智能化矿业降本增效
实施专业化整合 海螺水泥拟1.264亿元收购海螺信息
12月15日晚间,海螺水泥(600585)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当日公司及海螺集团、海螺信息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海螺信息”)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海螺水泥拟收购控股股东海螺集团持有的海螺信息100%股权,收购价为1.264亿元。收购完成后,海螺信息将成为海螺水泥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
资料显示,海螺信息注册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开发、技能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工业自动化系统装置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该公司长期为海螺水泥的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提供设备供货、整体解决方案、运行维护等服务。2021年和2022年,海螺信息分别实现除税后净利润4418万元、4642.8万元。
海螺水泥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螺信息原先为海螺集团内部的信息自动化研究所,逐渐由一个部门成长为一家公司,目前主要为海螺水泥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并积累了一些外部客户资源。此次收购该公司,最主要的目的是将海螺集团内部资产作专业化整合,推动海螺水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海螺水泥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购有利于推动公司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本次收购完成后,也将减少海螺水泥与海螺信息未来的关联交易。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2月18日)
2023-12-18 06:19:02
阅读数:918
导语:
18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医药赛道反攻势头犹存 私募机构积极布局;佣金调降助力公募行业正本清源;微信提高金融类直播规范:须真人出镜 不得展示K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