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02日)
导语: “02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证监会:鼓励外资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供需失衡加剧,光伏组件价格逼近成本线;连续24年盈利,硅宝科技穿越周期闯出“新”天地。”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鼓励外资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11月1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整个资本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下一步,证监会将积极支持境外优质主体依法投资入股境内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鼓励外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发挥专业化、特色化优势,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供需失衡加剧 光伏组件价格逼近成本线
  11月1日,在国家能源集团2023年度光伏组件集采中,不含运费的P型组件出现每瓦0.971元的报价,甚至低于此前备受关注的华电集团招标中出现的每瓦0.9933元报价。
  光伏组件价格自年初的每瓦1.8元左右,下降到如今的不及1元,超出业内预期。专家表示,目前组件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部分企业低于成本价参与市场竞争,行业竞争空前加剧。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不排除年底前跌破成本线的可能。当落后产能全部出清后,明年四季度价格战有望结束。
  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 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
  11月1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要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活跃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金融监管总局: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系
  推动出台系列制度文件,加快补齐制度短板。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系的“四梁八柱”,大力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三是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坚决惩治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大稽查检查力度,切实增强监管震慑力和权威性。四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猛药去疴治已病,抓早抓小治未病,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指导协调、把握节奏策略,及时处置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五是全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六是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深入实施“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工程,促进形成奋发有为、实干兴局、争先创优、勇立新功的生动局面。
  上海证券报
  连续24年盈利 硅宝科技穿越周期闯出“新”天地
  “创办硅宝科技(300019)的初衷,没有多么宏大的愿景,就是看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的广阔前景。”漫步在硅宝科技成都高新区厂区内,公司董事长王有治感慨颇多,“从零到一”的创业艰辛已成历史,如何保持并巩固竞争优势才是“赢未来”的关键。
  自1998年成立,25年风雨路磨出“硅宝”。凭借着扎实、高效的技术研发能力,硅宝科技穿越周期起伏,业绩始终保持正向增长,从一家小而美的专业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密封胶行业领军企业。在王有治看来,成功没有捷径,专注行业发展趋势、时刻保持创业状态是公司发展壮大的核心密码。
  同业存单利率突破“上限” 后续走势预判现分歧
  因近期利率“上限”被突破,同业存单成为债市关注的焦点。通常来说,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上限”是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但近期这一“上限”却被突破。截至11月1日收盘,1年期AAA级同业存单收益率报2.57%,而1年期MLF利率为2.5%。  
  目标方向路径明晰 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在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主要体现在五方面重大机遇:一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向好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二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三是科技革命、生产变革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四是财富管理的多样性需求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五是持续不断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鼓励外资机构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11月1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继续坚定不移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统筹开放与安全,推出更多务实性开放举措,积极支持境外优质主体依法投资入股境内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鼓励外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发挥专业化、特色化优势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侵权图片赔偿“公价”走低 规范版权市场需久久为功
  在大量的图片侵权诉讼中,原、被告均未针对如何确定损害赔偿进行举证,法院的判决大多使用法定赔偿的方式确定数额。这一赔偿数额作为维权主体判断“图片有没有搞头”的测算因子之一,成为侵权市场参考的“公价”。
  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报告,2020年左右,单幅摄影作品的最低损害赔偿额为300元,最高为4000元,中位数为800元,平均值为867元。而如今,版权侵权的“和解”均价下降至500元左右,而且在法院的裁定中,随着单张图片涉及的侵权主体的增加,赔偿金额还会逐渐下降。
  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 一揽子改革措施持续发力
  作为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的金融发展与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资本市场方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着墨不少,涉及活跃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等多方面。
  中泰证券(600918)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发展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并强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走深走实,这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可以预期,IPO和再融资安排等措施将深化,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举措将会持续。
  贵州茅台提价引热议 白酒板块再获关注
  时隔近6年,贵州茅台(600519)再次提价,11月1日起上调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当日下午,泸州老窖(000568)也曝出通知,将对旗下60版特曲进行提价。11月1日,贵州茅台高开9.82%,收涨5.72%,全天成交金额达到167.5亿元。此外,五粮液(000858)、泸州老窖、舍得酒业(600702)、山西汾酒(600809)、水井坊(600779)、伊力特(600197)等白酒板块个股纷纷跟涨。
  A股增持回购 “热情不减”
  A股公司增持回购继续“刷屏”。11月1日晚,晨光生物(300138)、金杯电工(002533)等公司公告,收到实控人回购提议;伊之密(300415)、晶澳科技(002459)、沃尔核材(002130)等公司披露了回购报告书,另有超过200家公司披露了增持回购进展。晨光生物公告显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卢庆国向公司提出回购公司股份的提议。拟回购价格不高于回购决议通过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的150%;回购资金总额0.50亿元~1亿元。此次回购是基于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心。不过,不同于近期多数公司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晨光生物此次回购的股份,将予以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证券日报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 助力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国自贸试验区再迎扩容。10月3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谈及这一自贸试验区“新成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有两大核心区,分别是福建和新疆,福建自贸试验区已经于2015年4月份挂牌运行,多年准备之后,新疆也成立了自贸试验区,属于水到渠成。此前,我国已经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区。作为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新疆自贸试验区将助力我国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私募基金业严监管态势持续 年内注销机构数量已超去年全年
  10月31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公告称,将注销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另据中基协官网数据统计,截至11月1日,年内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达2378家,超去年全年注销机构总数。受访专家表示,坚持“扶优限劣”和不断出清“伪、劣、乱”私募机构,有利于促进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存量私募机构应严格履行作为管理人的责任,不断提升合规风控水平,持续提升投资能力,始终将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国有大行担当“稳定器”与“压舱石”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对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会议提出支持其“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未来如何发挥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受访专家表示,国有大行需在“大”的同时,提高自身运营和金融服务效率。
  科创板做市机制实施一年:覆盖股票超三成 做市标的流动性改善
  10月31日,科创板做市商机制正式实施一年。据上交所网站数据统计,一年来,15家做市商累计完成386只股票备案,覆盖183只科创板股票,占科创板股票数量比例为32.56%,超三成。市场人士认为,做市商机制运行以来,做市股票订单簿结构明显优化,订单簿价差明显下降、深度明显改善,科创板流动性、定价效率、活跃度得到提升,投资者交易成本降低,做市商在活跃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做市商制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对活跃资本市场非常重要。”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希望未来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持续优化激励机制,逐步拓展做市标的市场覆盖范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