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7月7日)
导语: 7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公募REITs头部效应凸显 新入局机构谋突围;光伏产业出清落后产能 需打破地方保护壁垒;全方位立体化严打财务造假 证监系统一年合计罚没37亿元

  中国证券报

  品类更加丰富 浮动费率新基金迎重磅扩容

  7月4日晚间,证监会网站显示,继《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以来首批26只浮动费率新基金获批发行后,又迎来第二批11只浮动费率新品上报,其中不仅包括全市场选股产品,还纳入了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主题产品。

  相关基金管理人表示,此次浮动费率新基金与大科技主题结合,有望满足投资者对优质科技投资工具的需求,也进一步发挥了投研团队在科技成长领域的专业优势,同时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助力科技创新产业(300832)发展。浮动费率新基金从全市场选股策略向更细分的主题型策略拓展,意味着浮动费率新基金拥有更丰富的品类,满足不同需求和偏好的投资者。

  创新药ETF领涨 风险偏好边际回升

  上周(6月30日至7月4日),创新药领域不断涌现利好消息,相关主题ETF集体大涨。资金流向方面,债券型ETF成为上周资金青睐的重要方向,多只宽基指数ETF遭遇资金明显流出。

  有业内人士表示,回顾6月,市场在国内基本面持续修复与外部环境改善的共同作用下震荡上行,风险偏好边际回升。展望7月,国内经济整体有望延续温和修复态势,宏观环境保持稳定。中长期来看,内需修复仍是中国经济韧性的核心来源,伴随政策持续落地与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边际减弱,经济增长动能有望继续巩固。

  2025上半年房企销售分化加剧

  近期,上市房企陆续披露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售数据,销售出现进一步分化。从各地官方披露的上半年销售数据看,以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为代表的部分热点地区保持一定的成交活跃度。

  公募REITs头部效应凸显 新入局机构谋突围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募REITs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从今年初至7月4日,多数公募REITs产品获得正收益,区间涨幅最高的嘉实物美消费REIT涨超50%。

  行业头部效应逐渐凸显。截至上半年末,69只已成立的公募REITs分别来自25家基金管理人,但头部三家基金公司管理了近40%的公募REITs规模。不过,今年以来,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中银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等机构纷纷入局,成为公募REITs市场新的参与者。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公募REITs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类机构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不过,后来者或需放弃“大而全”的想法,转而追求“小而美、专而精”的特色优势。

  上海证券报

  向“新”发力 “两重”等重点项目牵引投资稳中有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与此同时,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条”加快。上海证券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中标项目涉及各类重点项目,主要聚焦于电网升级、轨道交通、高端能源装备等领域。对此,专家表示,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在“两重”项目牵引下,各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下半年投资增长将保持稳中有升。

  2025债市半年观察:扩容提速与高波动并行

  2025年上半年,债券一级市场保持高景气态势,信用债和利率债协同发力,助力实体经济稳中向好。专项债和科技创新债(下称“科创债”)等工具加快落地,资金加速流向基础设施、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

  与此同时,在内外部扰动交织的背景下,债市整体告别单边牛市,步入高波动震荡阶段。展望下半年,机构普遍认为,三季度为相对友好的债券配置窗口期,但随着宽信用政策持续推进及利率债供给回升,市场或面临阶段性波动加剧的考验。

  中证转债指数创十年新高 机构提示关注半年报绩优标的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表现稳健。数据显示,中证转债指数今年以来已取得7.94%的涨幅,表现优于主要宽基指数。上周市场热度较高,明星品种较多。其中,惠城转债大涨21%,成为市场中价格突破2000元的龙头品种。

  可转债作为“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优质资产,为投资者贡献了稳定的回报。随着A股震荡走强,可转债转股价格下修和提前赎回的条款博弈也让市场更具看点。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活跃,银行和其他主题板块亮点纷呈,同时并购重组活跃也推动了可转债市场稳步上行。展望未来,需要关注优质半年度绩优标的。

  真金白银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公募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超26亿元

  7月以来,有两家基金管理人发布自购公告:其一,7月1日,华商基金公告称,已于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型基金。其二,7月4日,大成基金公告称,大成基金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除了上述两家之外,今年以来还有兴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等超过20家基金管理人已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据测算,截至7月6日,今年以来,公募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26.19亿元,是去年同期自购金额的3倍多。

  证券时报

  ETF市场激战正酣 头部玩家各出其招构建护城河

  ETF市场竞争持续白热化。新上市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激战未休,科创债ETF的加入再度掀起一轮热潮。

  当前阶段,ETF市场正从以工具为主的1.0时代走向聚焦解决方案的2.0时代——ETF大厂开始致力于通过投教、服务平台搭建、IP运营等新策略,谋求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手段构建新竞争的护城河。

  光伏产业出清落后产能 需打破地方保护壁垒

  虽然贵为“新三样”名片之一,但在供需严重错位的背景下,光伏行业已连续多个季度亏损。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光伏行业“反内卷”正获得更高层面的关注。多位参会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反馈,会议给予行业发展极大信心。

  记者注意到,在获得高层关注前,光伏行业已经逐渐凝聚起“反内卷”共识,包括硅料、光伏玻璃等多个环节都在探索市场化产能出清的路径,业内也亟盼标志性案例出现,引领行业破局“内卷”竞争。

  除市场化手段以外,多位受访人士认为,现阶段,政策手段应发挥关键作用。不过,也有企业负责人反馈,当前产能出清进程仍较为复杂,特别是企业在选择关停产能时涉及不同地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往往难以抉择。业内也建议,要避免不合理的地方保护行为,防止“边清边增”。

  多家公募入局ETF 发展需直面两大问题

  继长城基金布局后,ETF赛道再迎新入局者。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兴证全球基金等数家大型公募正在准备布局ETF,相关公募不仅做出决策,还就布局产品赛道展开了调研。这些公募都是知名机构,但为何在此前的ETF浪潮中没有行动,如今才开始布局?

  从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来看,这与各家公司战略定位有关,此前坚守主动权益,如今也意识到了ETF“入场券”的重要性。

  不过,ETF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想要长足发展,需要直面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如何形成稳定持续的利润来源,二是如何找到差异化突围抓手。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未来或进入常态化发行

  7月4日,证监会官网显示,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式上报,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等11家公募递交了注册申请。

  此前,证监会5月7日公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标志着超30万亿元的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系统性改革。作为本轮改革的重要探索,首批26只产品已经于5月27日起陆续启动募集,最新总募集规模超226亿元。

  证券日报

  全方位立体化严打财务造假 证监系统一年合计罚没37亿元

  自去年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以来,监管部门加强部际协同和央地协同,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财务造假防治机制。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7月5日以来截至今年7月4日,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对财务造假开出165张罚单(行政处罚),罚没金额合计37亿元。

  与此同时,民事追偿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刑事衔接配合机制深化。多部门坚持“追首恶”“打帮凶”并重,全链条依法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犯罪,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走向深化。

  随着对财务造假全方位、立体化追责机制的持续完善,防治财务造假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显著提高“首恶”“帮凶”的违法成本,有力打击了造假利益链和生态圈,推动资本市场形成守法诚信的良好生态。

  丙烯衍生品上市交易在即 将有效填补碳三产业链品种空缺

  碳三产业链通常指以丙烷脱氢为核心起点,延伸至环氧丙烷、双酚A等下游产品的化工产业链;丙烯作为碳三产业链上重要的基础化工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近日,中国证监会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这意味着丙烯衍生品将很快上市交易。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烯烃品种,丙烯期货和期权的推出,将有效填补碳三产业链的品种空缺,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产业链韧性,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多地加码数字文化产业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近日,重庆市、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多地围绕数字文化产业部署工作。

  例如,7月5日,“重庆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显示,重庆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出台的《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提出,“在全国各地立项备案的影视项目,委托在渝企业为其提供虚拟拍摄、图像处理、剪辑配音、电脑特效等数字内容技术服务并产生费用达到200万元及以上的,经审核后凭合法有效凭证给予第一出品单位15%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地出台的新政策举措有助于加速数字文化资源的规模化和集成化进程,利好文化消费新场景的不断解锁,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高温来袭保供电 上市公司“风光水火储”齐上阵

  近日,我国多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

  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电力供需形势,指导各地和电力企业充分做好机组稳发满发、跨省跨区电力余缺互济,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上市公司也积极响应部署,“风光水火储”项目齐上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