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5月12日)
导语: 12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核心CPI涨幅稳定;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上线 债市“科技板”奋楫远航;践行“以持有人利益为本” 公募基金掀改革风暴

  中国证券报

  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核心CPI涨幅稳定

  国家统计局5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上涨0.2%;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虽然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产生一定下拉影响,但我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中信保诚基金郑义萨: 量化策略护航 探寻“固收+”超额收益新路径

  随着票息收益被持续压缩,固收类产品该向何处“要”收益?如果债市起伏持续加大,基金经理该用何种策略给投资者带来稳健的持有体验?近日,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中信保诚基金固定收益部负责人、基金经理郑义萨。公开资料显示,拟由郑义萨掌舵的二级混合债基中信保诚汇利债券即将于近日发行。

  郑义萨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传统“持有到期”策略的收益贡献大幅降低的背景下,交易能力成为债基收益的核心来源之一。“我们除了会用量化手段监测每日全市场债基的久期分布,动态调整组合久期,还会为基金经理引入更多交易工具,包括扩展交易平台、整合资讯平台等。”郑义萨表示,“随着权益市场稳步转暖,向权益市场要收益也成为二级混合债基获取超额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

  永赢基金吴玮: 发挥固收投资“系统化”智慧

  在竞争激烈的资管行业中,永赢基金固定收益业务近年来稳扎稳打,凭借稳健业绩和差异化服务实现长足发展。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4年的六年时间里,永赢基金债券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由948.99亿元稳步扩张至3170.36亿元,固收产品通过差异化风险等级梯度和持有期设计,构建从短债、中长债到“固收+”的全谱系产品矩阵。

  近期,永赢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吴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从产品布局、团队构成、投研特色等多维度全面解析了永赢基金固收投资的差异化优势。吴玮和团队希望,在充分理解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依托交易型团队投资优势和系统赋能,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投资解决方案。

  一季度“万亿之城”稳健开局

  我国有27座城市202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被称为“万亿之城”。近期,这些城市的统计部门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其中8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及以上,18城市为5.4%及以上,多数跑赢5.4%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大盘”。

  多个“万亿之城”一季度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增长动力强劲,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表现亮眼。专家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上海证券报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上线 债市“科技板”奋楫远航

  随着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火速上线,债市“科技板”正式扬帆启航,由此开启我国科技金融新征程。

  短期而言,科技创新债券既为优质科技主体点亮“聚光灯”,也为债市资金流向科技领域启动“直通车”;长期来看,债市“科技板”为科技型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一项新选择,将进一步激发多元化金融资本对科技企业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

  股债协同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正通过股债协同机制解决越来越多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

  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围绕“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核心目标,系统阐述了股债协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路径,并强调要“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重要着力点”,通过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与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形成互补性金融支持网络,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看好A股配置价值 长线资金积极行动

  A股优质资产正在被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等长线资金持续加码,截至一季度末持仓市值已经超过6000亿元。从最近一个月来的调研情况看,外资机构频频出动,密集调研上市公司。从机构观点看,当前权益资产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有较多投资机会可以挖掘。

  从机构调研情况看,外资机构也在加紧调研上市公司,积极寻找投资机会。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超300家外资机构调研了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盛、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花旗、摩根士丹利等知名外资机构。

  金融政策加力提振市场情绪 短期科技行情仍受关注

  5月首个交易周,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势,日均成交额较4月底改善,情绪面显著回暖。消息面上,5月7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机构观点认为,一揽子金融政策的出台节奏超出市场预期,显著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

  市场风格演绎方面,机构称,短期科技板块的景气度高企,A股“科技叙事”逻辑有望伴随着产业突破得到进一步强化。中长期来看,中国证监会5月7日印发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措施督促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公募新规或推动A股市场风格向大盘权重股、红利资产等方向演变。

  证券时报

  一级市场再迎长钱“活水”!三大银行大手笔投入350亿元

  银行AIC添“新兵”,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再迎“活水”。

  日前,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发起设立AIC。在此之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虚假贸易规模大周期长 多方合力“拆弹”

  随着越来越多监管处罚的落地,以及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的披露,虚假贸易这个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被扯开的口子越来越大。

  虚假贸易往往是造假主体通过空转走单或资金出借,搭建起来的财务迷宫;由此导致的财务造假,是资本运作失控、内控失效、审计失职的合力反映。从近期诸多案例来看,交易规模变大、暗藏时间拉长,成为新特征。

  践行“以持有人利益为本” 公募基金掀改革风暴

  编者按: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直击行业“沉疴”,打出改革“组合拳”,重塑“以投资者利益为本”的价值坐标。公募基金只有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方能打造百年投资机构;唯有将基民获得感深植发展基因,方能推动行业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本报今起推出公募基金“以持有人利益为本 打造百年投资机构”系列报道,展示公募基金在新的指引下践行新发展理念,迈向新征程的铿锵步伐。

  一份重磅文件正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改革风暴。

  市场按下优胜劣汰“加速键” 公募基金努力出招应对

  A股按下优胜劣汰“加速键”,年内已有140余家上市公司遭到“披星戴帽”。在实施风险警示后,这批公司多数出现股价重挫,重仓基金“受伤”也在所难免。不过,公募基金“踩雷”的比例仍然较低,且多数属于ETF等被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公募基金对于ST股的兴趣较过往已大幅下滑,但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有可能摘帽之际被公募关注。近日,类似公司的机构调研会就吸引了相关公募基金参与。

  证券日报

  在小红书“种草”:银行定义零售业务圈粉“新逻辑”

  “用利息生活”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下年轻人在跟钱相关的事情上不光是嘴上说说、笔记晒晒,在行动上也做到了该赚赚、该省省、该花花。

  遇事不决小红书。小红书作为兼具“种草”与“强搜索”属性的社交媒体App,已成为很多用户消费决策前做攻略的重要参考之一。泼天流量之下,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循此商机而来。

  技术驱动、政策引领、市场响应 换电生态圈加速共建共享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一场以换电为核心的新基建浪潮正席卷而来。

  宁德时代(300750)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等产业巨头纷纷加码布局,在换电赛道展开新一轮竞逐。从巨头入局到产业链协同,换电生态圈正加速共建共享,迈向体系化发展的新阶段。

  多家券商发行首期科创债 引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创沃土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纳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范围。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券商迅速展开行动,5月8日、9日,多家券商顺利完成了首期科技创新债券的申报和发行工作,积极发挥“券商力量”服务科技创新。

  多家券商透露,首期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吸引了各类投资机构踊跃参与。其中,部分公司发行的首期科技创新债券全场认购倍数超8倍,充分彰显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支持。

  4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4.5% 新能源车表现亮眼

  5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的2025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4.5%至175.5万辆,数据仅略低于2018年4月份的181万辆。此外,今年4月份的零售同比增速扭转了近10年来4月份零售增速偏低的特征,进一步削弱汽车市场的季度周期波动特征。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今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启动早,补贴政策一步到位,年初市场增长较好,‘价格战’因此相对温和,行业内卷状态因市场增长而改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