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4月以来调研超400家上市公司 券商青睐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
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4月以来已有超400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从行业分布情况看,电子行业合计有60家公司获券商调研,数量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一;医药生物行业关注度也较高,合计有46家上市公司获券商调研。
机构表示,从投资角度看,多因素共振下,电子板块估值扩张行情值得期待,建议重视外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板块配置窗口;医药生物板块建议关注创新药方向的投资价值。
基金投顾业务稳健发展 券商加速向买方投顾转型
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披露接近尾声,行业财富管理转型继续深入。多家上市券商表示,2024年公司加速向买方投顾转型,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基金投顾业务得以稳健发展。未来将通过更专业的投研团队,推出更多元化的组合策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和陪伴服务。
科技主导 周期护航 潜伏消费 百亿级私募持仓结构特点鲜明
近期A股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一季报,百亿级私募的最新持仓情况浮出水面。
来自第三方机构私募排排网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按照2025年一季报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统计,共有15家百亿级证券私募机构旗下产品出现在2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达235.04亿元(按照3月31日收盘价格计算市值)。
上海“三箭齐发” 激活首发经济新动能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4月23日消息,为持续放大首发经济效应,在《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基础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海关日前印发《关于加力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新增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项措施。
上海证券报
振芯科技“内斗”何时了
振芯科技(300101)核心管理层与公司控股股东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腾集团”)之间的“内斗”,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在国腾集团提交的临时提案被振芯科技“拦下”后,国腾集团随即在振芯科技4月22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对《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三项议案投出了反对票,致相关议案未获通过。
指数基金Y份额助力 个人养老金基金首超百亿元
在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后,个人养老金基金的最新规模也随之浮出水面。截至一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其中,去年12月增设的多只权益类指数基金Y份额,最新规模超10亿元。从最新发展态势看,近日监管部门下发了《关于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相关工作的通知》,更多核心宽基指数基金有望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后续有望吸引更多资金。
QDII基金业绩首尾悬殊 配置重心转向A股和港股
今年以来,全球各大市场资产表现差异显著。在此背景下,不同投资方向的QDII基金业绩分化加剧。基金一季报显示,主动管理的QDII产品中,不少基金经理在一季度调整了区域配置,业绩领先的产品普遍重仓A股或港股等中国资产,而美股含量较高的产品则普遍承压,部分产品更是位列业绩榜末端。
逐梦星辰大海 诠释硬核实力 大国重器之“深市方阵”
50千克级氢能源无人机完成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华龙一号”具备核电整机装备100%国产化能力、搭载自主智能电控系统的200吨挖掘机成功下地、全球新一代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P-80”平台在烟台交付……4月,又一批重量级“中国制造”传来新消息。
证券时报
智能电动汽车供应商为何走到台前
36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展区,汇聚26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家中外汽车产业链企业参展,超100款新车型全球首发……上海国际车展以创历史新高的规模,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瞩目的焦点,也清晰展现出全球车企对中国市场的战略聚焦态势。
振芯科技股东大会直击: 三大议案被否 控股股东控诉权利受阻
4月22日下午,振芯科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如期召开,10余名中小股东到场参会,现场充满“火药味”。
在股东大会现场,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振芯科技控股股东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腾电子集团”)未授权代表参加现场会议,但通过网络投票系统对上市公司8项议案中的3项投下反对票,导致相关议案未获通过。
个人养老金Y份额扩增 红利类产品“霸榜”
基金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个人养老金Y份额成绩单也随之出炉。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个人养老金Y份额合计规模达到113.9亿元,突破百亿,较2024年底增幅超过24%。
新能源发电规模增长可期 赛道股业绩有望向好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国家气候中心4月21日联合发布《2025年全球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报告》(下称《报告》),首次作出全球新能源发电能力年度预测。根据《报告》,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变化和装机规模增长,与2024年相比,预计2025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能力将分别提高10%以上和30%以上。
证券日报
积极盘活存量资产 多家上市公司谋篇借力REITs
随着我国公募REITs市场持续扩容,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借助这一资本市场工具,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多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 信贷规模稳健扩张
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经营“成绩单”正相继披露。《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9家银行披露了一季度报告、业绩快报或主要经营情况。从披露数据来看,不少银行在一季度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从资产端表现来看,已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一季度信贷投放保持稳健扩张态势。
直击2025上海车展开幕:国内外车企同台竞技 大秀新技术、新成果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开幕。《证券日报》记者从组委会处获悉,本届车展主题为“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券商资管业务韧性强 公募私募“双轮驱动”成关键
在经历数年转型阵痛期后,2024年,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公募、私募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券商资管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一方面,券商资管业务规模止跌回升,合计达到9.7万亿元;另一方面,不少券商资管业务收入表现稳健且持续向好,行业“一哥”收入已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