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新场景新产品新服务 消费主引擎增添“新”动力
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呈现向新向好的蓬勃态势。
线上线下(300959),家电、数码产品销售喜报频传,车市月度增速刷新近十年纪录;多地景区,外骨骼机器人开启试用,“赛博爬山”解锁文旅消费新体验;消博会上,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产品等众多智能产品闪耀亮相,加快从实验室走入“百姓家”……
一季度,我国大宗消费增势稳健,部分商品表现超出预期;服务消费方兴未艾,增长速度超过商品消费;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前沿科技赋能消费场景创新。
专家表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提振消费具有重要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当前,政策持续发力,“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扩大服务消费等举措加快落地显效;科技赋能推动智能产品、服务场景创新扩容;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文体旅融合深化,成为增长新动能。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以消费升级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港股回购活跃 今年以来总金额突破500亿港元
2025年以来,共有170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回购,累计总金额已突破500亿港元。
近期,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动升温。根据统计,截至4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4月以来,112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累计回购金额为89.67亿港元。与上月同期相比,4月以来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总金额分别增长286.21%、171.15%。2025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总金额已突破500亿港元。
清盘”“爆款”同台 医药基金“冰火两重天
近期医药板块迎来复苏行情,特别是在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带动下,多只相关主题基金业绩出现大幅反弹。然而,“冰火两重天”的情形正在业内上演。一方面,部分绩优的医药主题基金依然难逃“清盘”厄运;另一方面,市场罕见迎来了募集超10亿元的医药主题“爆款”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医药板块行情回暖,主要得益于创新药板块业绩或迎来兑现以及国内集采政策边际放缓。二季度将迎来多个国际创新药大会,相关领域的全球竞争地位有望强化。另外,医保谈判和商保端均有催化因素,医药板块业绩可见度有望持续提升。
近期在港股创新药等板块带动下,医药主题基金集体业绩回暖。
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出炉三周年 产品池将迎扩容 构建多赢生态圈
4月21日,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出炉将满三周年。近期个人养老金产品也迎来了有望再次扩容的消息,未来更多符合标准的核心宽基指数和红利低波指数产品将陆续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多指数产品的纳入有助于吸引更多缴费资金,助推长线稳定资金流入股市,形成资本市场长牛慢牛和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良性互动格局。同时,个人养老金仍是蓝海市场,未来相关机构应该放眼长远,做好陪伴与引导,促进跨机构合作,共同逐浪“蓝海”。
上海证券报
服务消费提质,一切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推动扩大服务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改善消费体验,释放服务消费发展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作为提振消费的一项重要工作。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近日在《求是》刊文表示,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扩大服务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外资金融机构纷纷加码苏州 签署八项重要合作项目 积极融入苏州区域发展战略
“外资金融机构苏州行”系列活动现场,8项重要合作项目上台签约。
4月16日,“外资金融机构苏州行”活动举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走进苏州,与苏州本地企业、地方政府共商投资合作新机遇。
活动现场,共有8项重要合作项目正式签署,包括汇丰中国与苏州银行(002966)签订外币回购成交协议、渣打银行苏州分行与江苏金服签署数字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备忘录、东亚中国与恒力集团签署供应链融资及跨境保函业务合作协议等。
实探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直呼“Amazing” 境外采购商爽快下单
在第137届广交会新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40余家参展企业带来自家的明星机器人产品,让境外采购商直呼“Amazing(太神了)”。
一些参展企业表示,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需求明确,有的直接在现场成交订单,有的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这让他们布局海外市场的信心更加坚定。
开局良好!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
经济成绩单四大“量”点:数量增、质量升、变量显、增量足。
一季度我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3月当月,工业生产、消费、投资增速均比1至2月有所加快。专家分析,一季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前期出台的宏观政策和今年以来扩容加码的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有效扩大了需求。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4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证券时报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已覆盖超2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
记者16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今年1月至3月,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
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0.47万家,拨付金额1574亿元;定点药店14.2万家,拨付金额83亿元。此外,各地协同推进即时结算和基金预付,2025年已预付基本医保基金723亿元。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增加定点医药机构“现金流”,缓解其垫付资金压力,明确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将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推广至全国所有统筹地区。
据悉,截至3月31日,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各地正选择多种方式推进即时结算改革,如河北、浙江、安徽、河南等省份选用提高拨付频次的方式,吉林、黑龙江、广西等省份选用压缩月结算时长的方式,北京、上海等省份选用按月预拨的方式。
“专业买手”FOF持仓揭晓 100只主动股基被持有市值过亿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被称为“专业买手”的FOF(基金中的基金)组合的全持仓揭晓。从持有基金数、持仓份额、持仓市值等指标来看,成本较低、风格确定而清晰的指数型基金受到众多FOF的青睐,而一些投资风格稳健、长期业绩较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同样获得了FOF的垂青。
根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共有125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FOF持有,其中121只基金的FOF持有份额在5000万份以上;从持仓市值的角度看,有100只基金被持有市值在1亿元以上。
其中,以主动管理见长、产品布局较为齐全的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进入FOF持仓。例如,在持仓份额方面,广发基金旗下有8只基金的FOF持仓份额在5000万份以上,行业排名第三;在持仓市值方面,旗下有6只基金的FOF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行业排名第四,显示出相关产品的主动股票投资能力获得FOF基金经理的认可。
具体来看,广发基金旗下同时满足FOF持仓份额在5000万份以上、FOF持仓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基金有5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业绩较优、行业配置均衡分散、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如程琨管理的广发行业领先A、杨冬和唐晓斌共同管理的广发多因子、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鑫享A、王明旭管理的广发内需增长A;另一类则是重仓TMT板块的主题基金,风格鲜明,弹性和成长性均较优,如冯骋管理的广发电子信息传媒产业精选C,被14只FOF持有。
资金持续“借基”加码A股 沪深300ETF规模再破万亿
昨日多只宽基ETF尾盘放量翻红,引发市场关注。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放量的ETF都曾受到“国家队”偏好,可能是“国家队”再次出手,为市场注入信心。
近期市场波动加大,资金持续借道ETF加码投资A股。数据显示,自4月7日以来,已有超1700亿元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截至4月15日,跟踪沪深300指数的24只ETF合计规模再破万亿元大关。
4月16日尾盘,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等5只宽基ETF尾盘集体放量拉升,收盘翻红,以上5只ETF合计成交额达到298.28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1.24倍。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最高,超过83亿元,是上个交易日的2倍多。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超过62亿元,也是上个交易日的2倍多。
布局向广成本向优 银行网点坚定推行“瘦身”计划
年报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网点的“瘦身”计划仍在持续推进。
据统计,2024年,国有大行关停网点数量358个,全国商业银行关停的网点数量则超2000个。多家商业银行的年报信息透露,网点的关停大多基于降本增效、数字化转型、战略调整等因素的考量。
可以预见,在科技浪潮与行业转型的推动下,银行网点提质减负将进一步推演。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银行需要在效率与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精细化运营、差异化定位将成为网点等线下渠道竞争的关键。
证券日报
低空经济走进消博会 多家公司加速商用化布局
连日来,低空经济的热浪吹进了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与往年不同,今年这一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不仅在展区首次单独设置了低空经济专区,还举办了低空经济主题的专场招商对接洽谈会。
祥空、白鲸航线、大鹏航空、时代星光、迅蚁的标志一字排开,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汽车等接近30款低空飞行器密集摆放,消博会1号馆的低空经济展示专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在低空经济展示专区,多款“首证”产品、新品带来的“未来交通体验”令人眼前一亮。
在这次展会中,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智能”)带来了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标准适航证(AC)、运营合格证(OC)“四证齐全”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EH216-S。3月底,其运营航司刚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运营合格证,这意味着低空无人驾驶载人服务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
商业银行频频调整积存金起购门槛 “黄金+”理财产品营销升温
北京时间4月16日,现货黄金经历短暂回调后,再度刷新价格纪录,首度站上3300美元/盎司。金价震荡走高之际,商业银行再度出手调整黄金积存业务(也称“积存金业务”)认购起点金额门槛。
今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频繁调整积存金业务,特别是从3月份至今,已有超过5家银行宣布调整积存金起购金额,涉及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
银行密集调整积存金起购门槛,从侧面反映出银行渠道黄金投资的热度。除了积存金业务,“黄金+”理财产品的营销也借势升温。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预期开局” 头部券商稳健领航、中小券商“弹性十足”
近期,上市券商一季度业绩轮廓逐渐明晰,密集披露的业绩预增公告揭示了多家公司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的态势,凸显出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券商板块的业绩弹性。其中,综合实力雄厚的头部公司持续领跑,中小券商则展现出“弹性十足”的业绩表现。
基于目前已披露的业绩预增情况,分析师普遍对上市券商一季度业绩持乐观态度,认为券商整体业绩有望超预期。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研究员高超表示:“上市券商一季度业绩增速整体超预期,预计一季度交易量高增长、投资收益低基数是主要驱动力。”
截至4月16日记者发稿,共有9家上市券商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均预计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设立半年 470家A股公司累计披露贷款金额上限近千亿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先后发布消息称,近日联合辖区证监局等相关单位组织银企对接交流系列,对回购增持贷款政策进行宣讲,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持续规范用好政策工具,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融资需求,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自去年10月18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正式设立至今已半年,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积极响应。据数据统计,截至4月16日,470家A股上市公司累计披露496单回购增持贷款,贷款金额上限合计969.78亿元,接近首期3000亿元规模的三分之一。
受访专家表示,回购增持贷款为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助力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动公司股价向合理价值回归,也有效地提振了市场信心。下一步,可以进一步优化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更好满足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