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12日)
导语: 12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车市“银十”成色足 新能源车销量创新高;开户潮引发流量焦虑:券商网金部门该如何重构;外资加码中国资产 境外上市中国ETF吸金逾千亿

  中国证券报

  再掀“降息”潮 头部券商降低保证金利率

  11月11日,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均发布关于调整人民币保证金利率的通知,自2024年11月11日起,两家公司调整客户人民币保证金利率标准,调整后的人民币保证金利率标准为0.10%(年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下调客户保证金利率主要受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影响,对中小投资者影响不大,但会增厚券商的息差收入,对券商形成利好。

  车市“银十”成色足 新能源车销量创新高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今年车市旺季“银十”销量胜过“金九”。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国汽车销量达到305.3万辆,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43万辆,同比增长49.6%,创月度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比连续三个月超50%。

  “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消费拉动效应明显,多地车展与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企业新车型密集投放,推动车市热度持续走高。”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同业存款利率为何“不随大流”

  今年以来,金融市场利率普遍下行,但同业存款利率并未顺应这一趋势。据券商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的平均同业付息率明显上升,成为银行成本端的拖累。与此同时,同业存款规模也出现了较快增长。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今年4月规范手工补息有关,手工补息被禁止后,商业银行一般性存款规模增速放缓,对同业存款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不过,同业存款有望迎来规范定价。业内人士称,商业银行有望进一步合理确定同业活期存款的利率水平。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加强政策利率传导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广谱利率下行,缓解银行的净息差压力。同时,这也将对银行理财等资管机构的配置行为产生影响,同业存单和中短期债券或迎来增配力量。

  政策推动 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为中国航展的重要内容,11月11日,2024珠海论坛正式开幕。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在论坛上透露,国家航天局和有关部门正在编制相关规划,将在该规划中留出商业航天发展(000547)的空间,鼓励“能商则商”。

  上海证券报

  “它经济”全链条开花 小宠物撬动大市场

  11月11日,史上最长“双11”进入尾声,各电商平台宠物品牌销售成为亮点。据天猫平台数据,“双11”仅开卖4小时,658个品牌成交同比翻倍,659个品牌订单量同比翻倍。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5928亿元,同比增长20.1%;到2028年,宠物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00亿元。随着越来越多“毛孩子”进入家庭,一批颇具消费力的“铲屎官”正逐渐撬动中国宠物经济的千亿级市场。

  开户潮引发流量焦虑:券商网金部门该如何重构

  9月底行情反弹以来,开户火爆成为证券行业一大热点,其中线上开户更是占据C位。这也让负责线上获客的券商网络金融部门站在聚光灯下,前期互联网耕耘的成效逐步得到检验,有券商新开户达到数十万级别,也有券商遗憾错失市场“快车”。

  作为移动互联网大爆发时代的产物,券商网金部门已存在十年之久。近年来,多家券商对网金部门的架构、功能进行调整,其走向再度引发热议——网金部门是否应该存在?怎样存在?如何适应新的发展态势?本轮开户潮下,行业看到了流量的“威力”,开始重新思考网金部门的定位与重构。

  纸企纷纷上调价格 四季度盈利有望提升

  今年10月以来,多家造纸企业进行了一轮或多轮涨价,近日又有企业旗下多个基地宣布了价格调涨计划,各地纸企纷纷跟涨,整个造纸行业掀起了新一轮涨价潮。

  今年上半年,产能持续扩张造成行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多家上市纸企第三季度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造纸行业大范围提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恢复。”晨鸣纸业(000488)表示,目前,造纸行业已经触底回升,需求处于缓慢的复苏中。

  近期多家券商研究报告称,纸浆进一步下跌空间或较为有限,叠加下游需求逐步进入传统旺季,纸企盈利在第四季度有望修复。

  一线人员谈“尽职免责”:为信贷员松绑减负 构建敢贷愿贷的普惠信贷机制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尽职免责制度是一把“金钥匙”。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期多家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具体实施细则,细化执行标准,调动信贷人员和基层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从“惧贷”“惜贷”转变为“敢贷”“愿贷”。

  金融与风险相伴相生,有风险并不等于失责,关键要看是否履职尽责。业内人士认为,做好“尽职免责”也意味着要做好“失职追责”,银行接下来应进一步明确两者界限,切实解除基层信贷人士的后顾之忧,更好处理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的关系,让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证券时报

  外资加码中国资产 境外上市中国ETF吸金逾千亿

  一系列增量政策正助推中国资产重估,外资加码中国的趋势也越来越清晰。

  10月,境外上市中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录得人民币1115亿元的净流入,截至月末规模达到人民币8180亿元,单月增幅为9%。

  与此同时,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仓位也有所反弹。近期,贝莱德、富达、高盛等多家外资机构频频现身于A股上市公司调研名单,积极关注中国资产重估状况。

  车载光学需求加速增长 头部厂商竞相入局

  车载光学业务正成为企业加速押注的新阵地。

  全新smart精灵#5日前正式上市,其搭载的行业首个智能投影灯,核心器件由光峰科技提供。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中,车载光学技术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应用潜力,正逐渐成为投影设备厂商竞相押注的新蓝海。光峰、极米、海信等头部厂商纷纷布局车载光学业务,力求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车载光学业务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光峰科技车载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孟浩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车载投影已经从最初的创新概念,逐渐转化为行业的标准配置,得到了越来越多车企和消费者的认可。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投影在娱乐、安全、交互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受国务院委托,潘功胜报告金融工作情况时表示 完善应对股票市场异常波动政策工具

  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对于下一步工作,潘功胜表示,央行要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

  潘功胜指出,2023年10月以来,金融系统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行业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以旧换新”惠民利企 补贴继续加码信号明确

  “双十一”购物节收官,平台促销叠加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以下简称“国补”),进一步点燃了消费者换新热情。以家电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需求和供给正在逐步形成正循环。与此同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期相继释放明确信号,明年将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商务部门也在陆续推出政策举措为消费市场提供更多助力。

  证券日报

  今年以来最大升幅 10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0.3点至89

  11月11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较9月份上升0.3点,为今年最大升幅,也是2023年3月份以来最大升幅。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近期,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科学决策,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从中小企业调查情况看,信心预期和市场需求明显改善,带动多项指标稳步提升,中小企业景气状况在四季度开局实现全面复苏态势。

  基金公司营销之争:从创意内容到投研实力的全方位角逐

  “双11”的流量之争,也早已在基金销售市场中引燃。

  从电视端的热播剧,到手机端的智能小助手,各家基金公司通过自制短剧、智能投顾服务、设置费率优惠活动等手段花式营销,吸引投资者参与。

  而在比拼内容创意的同时,基金公司也更加注重投研能力的建设,通过构建科学投资体系,提升投资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

  稳经济政策落地显效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10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数据显示,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1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5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8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97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987亿元。

  具体到10月份来看,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000亿元,同比少增238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6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9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0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7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694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部门看,对公贷款弱增长,零售贷款投放景气度开始回升,票据支持力度加大。伴随促消费政策加码以及楼市回暖,年初以来信贷结构中的“企业强、居民弱”的格局有所改善。

  多地开展收购存量商品房工作 增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

  各地正在持续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工作。近期,郑州、杭州、新乡、眉山等多地支持收储工作,宣布征集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与此同时,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的专项借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也在广东、吉林等地落地,为收储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工作能够改善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缓解库存压力。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各类资金的到位,有助于相关工作积极有效地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