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月4日)
導語: 4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穩主體就是穩預期,激發活力才能生機盎然;最高100%退稅 兩部門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RCEP生效,商品關稅立降惠及企業和消費者

  中國證券報

  人工智能巨頭一天大漲40%!港股新年首日未“開門紅”,但這兩個板塊表現搶眼

  1月3日是港股2022年首個交易日,主要指數高開低走。行業板塊方面,醫療保健、地產建築、資訊科技板塊跌幅居前;公用事業、工業、能源業板塊漲幅居前。

  人工智能(AI)巨頭、次新股商湯-W再度成為市場焦點,當日收漲40.91%,報7.75港元,市值達2579億港元。

  醫療保健、地產拖累港股

  1月3日,港股主要指數高開。然而開盤後不久,主要指數紛紛轉跌。截至當日收盤,香港恒生指數跌0.53%,報23274.75點;恒生科技指數跌0.54%,報5640.47點;恒生國企指數跌0.58%,報8188.76點。

  突發!中國恒大停牌,多隻地產股跌逾10%!券商看好2022年這些機會

  1月3日早間,中國恒大發佈公告稱,中國恒大集團股票將於1月3日9時起短暫停止交易。因此,與該公司有關的所有結構性產品也將同時短暫停止買賣。

  據數據,目前,中國恒大股價為1.59港元,總市值為209.95億港元。

  恒大系個股則表現分化。截至午間收盤,恒大汽車、恒騰網絡分別漲9.09%、5.08%,恒大物業則跌0.38%。

  值得註意的是,港股地產股1月3日早盤重挫。截至午間收盤,時代鄰裡、融創服務、世茂集團、融創中國、新城悅服務等多隻個股跌逾10%。

  萬眾矚目,巨無霸中國移動周三上市!百元芯片股打新,“大肉簽”有戲

  本周是A股2022年的第一個交易周,也將迎來第一波新股申購。

  周二申購的科創板新股翱捷科技,發行價達164.54元/股,是2022年第一隻百元新股。翱捷科技是國內稀缺的無線通信平臺型芯片企業,股東包括阿裡、紅杉、高瓴等。

  巨無霸中國移動(600941)周三將在上交所上市,其發行價為57.58元/股,成為近10年來A股最大IPO。在此前的新股發行中,中國移動的棄購金額達7.56億元,也創下瞭A股紀錄。

  北向資金大調倉!2021年最後一周加倉“寧王”超13億元,減倉3500億市值果鏈龍頭超8億元

  數據顯示,北向資金12月28日凈流入12.93億元,12月29日凈流入6.62億元,12月30日凈流入81.41億元,12月31日凈流入45.73億元。

  從北向資金持股情況來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北向資金持倉市值為2.76萬億元,上周持倉市值增加262億元。上周北向資金對948股的持股數增加,對其中53股的持股增加數超過1000萬股,持股增加數最多的國電電力(600795)增加瞭5578.29萬股,對工商銀行、中國建築持股分別增加4555.50萬股、4388.60萬股。

  上海證券報

  穩主體就是穩預期,激發活力才能生機盎然

  在疫情長期化、大國競爭尖銳化的背景下,供給端和需求端情況綜合起來導致瞭預期轉弱。因此,穩預期就成瞭關鍵,而穩市場主體就成瞭關鍵中的關鍵。

  踏上新征程,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從2020年的疫情和外部環境轉向國內供需,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也將繼續圍繞著“六穩”“六保”展開,並將繼續以市場主體為中心。因而,當下的著力點就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有活力,經濟發展就有動力,中小企業活力煥發,經濟發展就會生機盎然。

  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載體,中小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一直以來,勇立潮頭、敢於創新,克服瞭各種沖擊,為國傢作出瞭“56789”的巨大貢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明確要求在微觀政策方面,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各種風險挑戰面前,尤其是在極端情況下,保證經濟正常運行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的基本前提就是保住、穩住市場主體。

  化解資本市場執法“兩難” 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1月1日起施行

  2022年第一天,證監會發佈瞭今年的1號公告,旨在化解資本市場執法面臨的“查處難”與市場要求“查處快”之間的兩難,以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滿足感,提高執法效能。

  據證監會官網消息,1月1日,證監會發佈《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實施規定》(下稱《規定》),以承接此前國務院發佈的《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實施辦法》(下稱《辦法》),做好制度層面的配套銜接;同時,聯合財政部發佈第1號公告――《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金管理辦法》(下稱《承諾金辦法》),修改“和解金”表述,並完善承諾金管理方式。兩項文件自公佈之日起實施。

  最高100%退稅 兩部門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

  為推動資源綜合利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日前發佈的《關於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規定,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再生資源,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或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

  記者發現,此次《公告》涉及建築垃圾、工業廢氣、廢鋼鐵、廢舊電池及其拆解物、廢玻璃、污水處理等多個領域。其中,廢農膜、鎘渣等退稅比例最高達到100%。《公告》自2022年3月1日起執行。

  十大首席分析師預測2022年A股市場

  看好歲末年初跨年行情窗口期

  歲末年初的跨年行情是最好窗口期,A股或將迎來長牛中的整固。這並不改變我國長期股權投資時代的大趨勢,短期的波折是積蓄長期上漲的動力,正如《道德經》中所述:“曲則全,枉則直”。

  2021年A股指數振幅創歷史新低,2022年市場振幅有望擴大,歲末年初行情可觀。三大因素支撐我們看好春季行情:一是宏觀政策寬松,從寬貨幣走向寬信用,地產政策積極微調;二是當前ROE尚處在回升周期中,預計ROE上升將持續至2022年一季度;三是上年11月至次年3月歷來是躁動行情的窗口期。

  對於2022年全年,我們認為需降低預期。2019年初我們提出,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和居民資產配置向股市遷移,A股或將類似1980年代美股開啟長牛。但是長牛並不意味著沒有波動,長牛中的回撤每3到4年可能出現一次,背景是投資時鐘處於滯脹階段。2019年開啟的這輪牛市已經歷三年上漲。展望2022年,A股或將迎來長牛中的休整,擾動因素包括:通脹制約利率、ROE周期性回落等。

  證券時報

  RCEP生效 商品關稅立降惠及企業和消費者

  1月1日起,《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我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之間的立即零關稅比例均超過65%,與韓國相互之間立即零關稅比例為39%和50%,我國與日本是新建立自貿關系,相互立即零關稅比例也分別達到25%和57%。在此基礎上,RCEP成員國將通過10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90%的產品享受零關稅。

  關稅減讓是RCEP在貨物貿易領域的重要成果。1月1日協定生效首日,中國貿促會及地方機構簽發首批158份RCEP原產地證書,涉及全國12個省市的69傢企業,主要涉及紡織品、化工產品、醫療產品、食品等,出口目的國包括日本、澳大利亞等已生效成員國,涉及出口金額1200萬美元,預計可為企業減免關稅18萬美元。

  央行實施兩項普惠小微直達工具接續轉換

  央行日前發佈消息稱,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工具接續轉換。

  一是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金融機構與企業按市場化原則自主協商貸款還本付息。從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央行按照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增量的1%提供資金,按季操作,鼓勵持續增加普惠小微貸款。

  二是從2022年起,將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並入支農支小再貸款管理,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不再實施,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在現有基礎上調增。原來用於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00億元再貸款額度可以滾動使用,必要時可再進一步增加再貸款額度。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可向央行申請支農支小再貸款優惠資金支持。

  深度綁定公募基金發行 券結模式迎來高光時刻

  2021年是券商結算模式公募基金(簡稱券結基金)發行的高光一年。全年采用該模式的基金發行份額達到1867億份,較2020年增長瞭近80%,其中不乏首發份額50億以上的明星產品。

  從業務模式上來看,券結基金可免除傭金分倉30%限額規定,這幫助券商在傭金分倉上實現大幅突破。同時,券結基金的定制屬性更強,與券商基金投顧等業務深度結合之後,可以為券商在財富管理方面提供更多的獨傢產品支持。此外,券結模式下客戶長期持有和券商利益實現瞭統一,更有利於實踐長期化的投資理念。

  不過,記者調查獲悉,券結基金目前發展仍受諸多約束,特別是和銀行等渠道相比,大部分券商產品代銷能力有明顯欠缺,使得基金公司難以下決心完全捆綁券商。此外,在券商之間,代銷能力有限的公司也難以和頭部同行競爭。

  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金規則發佈

  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近日聯合發佈瞭《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金管理辦法》(簡稱《承諾金辦法》),證監會同步發佈瞭《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實施規定》(簡稱《實施規定》)。證監會表示,此舉是為瞭加強投資者保護,使受損投資者利益得到更好賠付,以提升監管效能,穩定市場秩序。

  《承諾金辦法》總體沿用瞭《行政和解金管理暫行辦法》的制度框架,並結合上位法和實踐需要進行修改完善,將“和解金”相關表述調整為“承諾金”,並刪除瞭相關定義條款。根據實踐中出現的具體情況對承諾金的管理方式進行瞭完善。同時,加強投資者保護,鼓勵當事人積極賠付投資者,為當事人自行賠付投資者預留瞭制度空間。

  證券日報

  保險業開始執行償付能力監管新規 部分險企可申請分步到位

  歷時4年多的保險業“償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保險公司從編報2022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開始,就需要執行《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以下簡稱“規則Ⅱ”)。

  “償二代”是指中國保險業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全稱“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

  監管規則切換後,部分險企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可能會明顯下滑。銀保監會表示,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過渡期政策,允許相關險企在部分監管規則上分步到位,最晚於2025年起全面執行到位。

  “這意味著,險企執行規則Ⅱ,最多有3年過渡期。險企可以通過調整業務結構、增加資本金等方式滿足償付新規的要求。”一傢險企的精算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為資本設置“紅綠燈” 監管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2021年,監管部門在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方面做瞭大量工作,積極推動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在2022年的工作部署中,監管部門頻頻“點名”資本,關於資本監管的工作脈絡逐漸清晰。

  業內專傢認為,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將是2022年對資本監管的主線。

  2021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要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多方推進債市高質量發展 2022年供給有望增加

  債券市場是籌措中長期資金的重要場所,在直接融資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交易所債券市場總體平穩,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凸顯。展望2022年,隨著全面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公司債券發行將更加便利,多位專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預計,2022年債市供給有望增加。

  2021年12月30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指出,堅持標本兼治,穩妥化解債券違約風險,繼續配合相關方面抓好重點個案風險處置,盡可能消除外溢影響;進一步壓實發行人、中介機構責任,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債券違約處置機制。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國內債券市場向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推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助力債市高質量發展:首先,在制度方面,推動債券市場註冊制改革,完善相關法律、監管制度。推動債券市場交易、監管、執法規則制度標準統一。其次,應著力化解債券違約風險,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強化監管,防范公司過度舉債,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推動中介服務高質量發展,區分不同發債主體的信用評級,提升市場定價能力。最後,還需推動金融機構創新,豐富信用債風險管理工具。

  制度型開放持續優化 為市場註入強大活力

  2021年,我國資本市場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引入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優化投資者結構,助力完善資本市場穩健運行生態。

  在此背景下,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A股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數據顯示,2021年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金額達4321.69億元,創歷史新高,相較2020年全年的2089.32億元增長106.85%。其中,滬股通累計凈買入1937.27億元,深股通累計凈買入2384.42億元。

  此外,QFII新規落地後,2021年境外投資者的投資范圍再度擴容。2021年10月份,證監會公佈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公告,新增開放商品期貨、商品期權、股指期權三類品種,參與股指期權的交易目的限於套期保值交易,已於2021年11月1日施行。另外,商品期貨、期權國際化品種范圍不斷拓展,目前已有9個品種向境外投資者開放,其中2021年新增原油、棕櫚油期權兩個品種。

  人民日報

  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2年居全球首位

  本報上海1月2日電 (記者沈文敏)據統計,2021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0萬標準箱,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內貿集裝箱吞吐量、國際中轉箱吞吐量均實現同比增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