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7月14日)

  中國證券報

  京東雲發佈業內首個混合雲操作系統

  7月13日,以“雲上共生,產業共贏”為主題的2021京東雲峰會在北京舉行。京東雲在會上發佈瞭行業首個混合雲操作系統“雲艦”,第一次將混合雲的管理推向瞭操作系統級別,實現瞭數字化基礎設施全面、徹底的統一化管理和調度。

  吉岡精密沖刺精選層 獲首輪問詢

  吉岡精密日前沖刺精選層被首輪問詢,涉及公司技術先進性、客戶穩定性、毛利率、募投項目新增產能消化合理性等方面問題。此次公司擬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2300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年產2900萬件精密機械零部件生產線智能化改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回復年報問詢 “收入王”鋼銀電商稱盈利來自價差與服務

  日前,新三板年度“收入王”――鋼銀電商就全國股轉公司下發的2020年《年報問詢函》作出回復。公司供應鏈服務業務的盈利來源是監管機構關註要點之一,鋼銀電商回復稱,該業務盈利均來自基礎貨物差價和服務費用,服務費用在與客戶進行結算時一並計入貨款的銷售價格。

  黃金QDII今年以來表現欠佳

  2021年以來,受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預期、全球疫情反復等諸多因素影響,黃金價格一改過去幾年的強勢,呈現出震蕩走弱的格局。與此同時,黃金QDII的業績表現同樣萎靡不振。截至7月9日,今年以來多隻黃金QDII出現負受益,且跌幅超過5%。

  上海證券報

  *ST聚龍及實控人 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

  *ST 聚龍7月13日晚公告,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柳長慶、柳永詮於近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柳長慶、柳永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柳長慶、柳永詮進行立案調查。

  創業板指沖擊新高 兩市成交額連續9天超萬億

  昨日早盤,創業板指開盤沖高,續創近年新高,點位一度超過上證綜指,為A股歷史首次。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566.52點,漲0.53%;創業板指報3514.98點,跌0.56%。量能方面,滬深兩市成交額已連續9個交易日超過1萬億元。

  *ST華訊因財務造假被罰

  *ST華訊(000687)於7月13日晚間發佈公告,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於當日收到河北證監局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監管局市場禁入決定書》。

  騰訊收購搜狗 獲無條件批準

  入股8年之後,騰訊終將搜狗攬入麾下。7月13日,國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瞭20起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其中包括騰訊收購搜狗股權一案。這意味著,騰訊一年前向搜狗發出的私有化要約最終獲得瞭監管部門的批準。

  證券時報

  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8萬億 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7月13日,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達到18.07萬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與2019年同期相比也增長瞭22.8%,月度進出口已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外貿穩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6月當月,出口環比上漲5.6%,外需較上月明顯改善,進口表現也較強。分析認為,雖然在較高基數影響下,下半年進出口同比增速或將放緩,但全年進出口仍然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註冊制IPO發行價走低 定價詢價機制亟待完善

  近期,新股低價發行較為普遍,是企業預期太高,還是詢價機制不完善,引發瞭市場的關註和討論。證監會明確,將加強對報價機構、證券公司的監督檢查,規范報價、定價行為,完善股票發行定價、承銷配售等相關規則,首次公開募股(IPO)項目網下報價高度集中的現象或將有所緩解。

  券商分類評價大摸底:A類傢數大概率超越去年

  每年7月中旬,按照慣例,證監會會公佈一年一度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這份事關未來一年展業方方面面的評價結果,也素來被稱為券商的“命根子”。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今年的分類評價工作已展開,券商於6月下旬已上交瞭分類評價的自評表。

  央行:貨幣政策取向未變 四季度PPI有望回落

  7月1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出席介紹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並就全面降準、中美貨幣政策差異、生產價格指數(PPI)走勢、數字人民幣試點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證券日報

  FOF爆款基金單日募集185億元 還有44隻產品排隊待審

  已經醞釀近一個月的興證全球優選平衡三個月持有期混合型FOF(以下簡稱“興證全球優選平衡FOF”)於近日正式發行,發行首日即獲得市場資金追捧。據渠道人士透露,該FOF集金當日募集金額高達185億元,遠超產品設定的80億元募集上限。7月12日下午16點,興證全球基金發佈提前結束募集公告,募集規模達百億元量級的FOF產品就此誕生。

  做好碳交易這個“大買賣”

  從2011年開始地方試點到2021年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用瞭近10年時間。與各界預測的全國碳市場萬億元量級相比,試點階段逾百億元的交易規模確實是“小菜一碟”。但這並不影響各界對碳交易這個“大買賣”的期待。

  國民技術管理層收購引發熱議 專傢稱此舉適合無實控人公司

  管理層收購再次現身A股市場。7月12日,國民技術(300077)發佈公告稱,擬實施管理層收購。

  財政部擬建立分級分類監管機制 重點對從事證券業務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檢查

  7月13日,財政部發佈《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征求意見稿)》,旨在進一步規范註冊會計師行業管理,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持續提升審計質量,有效發揮註冊會計師審計鑒證作用。

  人民日報

  上半年快遞業務量月均增速超20%

  本報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李心萍)國傢郵政局13日發佈《2021年6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快遞行業整體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提質趨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