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5月17日)
導語: 17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掘金”跨境理財通 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加速搶市場;東方盛虹擬斥資60億元 加碼POSM及多元醇項目;基金代銷江湖浮沉:銀行占據半壁江山 第三方異軍突起

  中國證券報

  嘉和美康稱 其技術迭代風險較低

  對於公司產品是否面臨技術迭代的風險,嘉和美康表示,公司采用的電子病歷編輯器技術、嘉和應用及服務開發框架套件系統(JH Framework)等均為底層基礎性核心技術,發行人基於上述技術框架,可以快捷地進行個性化定制與開發。結合當前國內醫療電子病歷應用的成熟情況和未來需求,發行人所采用的上述主要核心技術尚有較大的市場空間,面臨技術迭代風險可能性較低。

  私募:通脹不代表熊市到來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呈現全線上漲的趨勢。美國最新公佈的通脹數據創2008年以來新高。市場人士再次警告通脹風險,全球股市短線承壓。部分私募機構表示,通脹不代表熊市一定到來,目前來看仍有結構性行情,關鍵在於能否選對方向。

  下周打新又有肉簽!今年最容易中簽的科創板新股來瞭

  根據新股發行安排,下周(5月17日至5月21日)A股將有7隻新股申購,包括滬市主板5隻、科創板1隻、創業板1隻。

  其中,滬市主板新股神農集團(605296)和東鵬飲料(605499),都具有“肉簽”潛質,單簽收益達到5萬元分別隻需要4個漲停板和5個漲停板。此外,科創板主板新股和輝光電,有望成為今年最容易中簽的科創板新股之一。

  零容忍!證監會火速行動 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中源傢居等股票行為立案調查

  “對於上市公司及實控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相關機構和個人從事或參與的,我會將會同公安機關依法徹查嚴處,絕不姑息。”證監會16日發佈消息稱,依法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中源傢居(603709)等股票行為立案調查。

  上海證券報

  市場敲響“美林時鐘” 權益資產蓄勢以待

  按照“美林時鐘”的演繹方向,經濟由過熱期進入滯脹期後,大宗商品價格將會逐漸尋頂,現金吸引力增強。在業內人士看來,全球經濟復蘇尚未停步,國內的采購經理指數也處於擴張區間,因此大類資產中的股票資產仍有較高的配置性價比。

  恒生科技指數3個月跌去三成 如何重拾投資信心

  恒生科技指數在年初迅速沖高後便跌跌不休。據統計,恒生科技指數從今年高點已回撤三成,市場情緒大受影響,甚至因此耽誤瞭首批恒生科技ETF的發行。

  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恒生科技指數的下跌空間不大,適當提高投資比例,有望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上海證監局強化“大投保”理念 營造轄區資本市場清朗新生態

  身處金融創新“橋頭堡”之地,上海資本市場參與主體多元、投資者類型豐富,投資者保護工作面臨的形勢更顯復雜。如何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參與權、回報權等合法權益,提高其識別風險、防范風險的能力,不斷考驗著監管的智慧和決斷力。

  上海證監局投保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監管的永恒主題。作為一線監管部門,立足上海地區實際,強化“大投保”理念,持續探索有效開展投保工作的方式與路徑,將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貫穿於日常監管、稽查執法、風險處置等各項工作始終,努力營造投資者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東方盛虹擬斥資60億元 加碼POSM及多元醇項目

  近期,民營大煉化龍頭企業之一東方盛虹(000301),為完善全產業鏈佈局動作頻頻。

  5月14日晚間,東方盛虹發佈公告稱,為充分發揮煉化產業鏈規模化、一體化的平臺作用,進一步豐富煉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實力,下屬三級子公司江蘇虹威化工有限公司(下稱“虹威化工”)將投資建設環氧丙烷/苯乙烯(POSM)及多元醇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為60.34億元,建設期為3年。

 證券時報

 基金代銷江湖浮沉:銀行占據半壁江山 第三方異軍突起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首次披露公募基金銷售機構的保有量數據,並公佈瞭2021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的百強名單。其中,銀行系銷售保有規模牢牢占據半壁江山,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獨立第三方銷售機構更是反超“老牌”的券商渠道。

 堅決鏟除A股市場操縱毒瘤

近日,有前私募從業人員在網絡爆料,揭露相關方以市值管理名義進行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引發市場各方高度關註,監管部門火速啟動調查,並表達瞭對市場操縱違法行為零容忍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堅決態度。

 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創新高 “回馬槍”殺向白酒股

 上周A股迎來上漲,滬指周漲幅創13周新高。北上資金抗住外圍大跌的不利因素,保持連續加倉A股的大趨勢。

上周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27.12億元,其中深股通凈買入19.87億元,滬股通凈買入7.25億元。北上資金已經是連續五周凈買入,且凈流入金額相比前一周大幅回升,累計凈買入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581.84億元。

 “掘金”跨境理財通 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加速搶市場

   跨境理財通試點細則公開征求意見稿發佈之後,包括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在內的參與者迅速響應,為“掘金”市場而積極佈局。

  證券日報

  科技賦能投保 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

  5月15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第三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以下簡稱“投保日”)活動上表示,進一步豐富“一籃子”便利服務,加大科技手段在投資者保護工作中的運用,用好投資者服務熱線、辦好投資者自己的網站,逐步建立全國投資者數據庫,推動完善在線法律援助等工作,使投資者維權從“線下跑”向“網上辦”轉變。充分發揮投教基地優勢,繼續推動投教納入國民教育,為廣大投資者提供“看得見”的服務,開展“記得住”的活動,輸出“用得上”的知識。

  餐飲業復蘇好於預期 頭部企業迎整合機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年度調研顯示,據國傢統計局數據,餐飲業2020年實現收入3.9萬億元,同比下降16.6%。但擁有500傢門店以上的大型連鎖企業,在2020年第四季度實現收入同比正增長,表現好於國傢統計局的行業整體水平。

  “索取用戶隱私”亂象頻現 背後隱藏“App包上架”灰色產業鏈

  近日,工信部通報下架90款App,並有多傢企業被點名。工信部在關於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名單的通報中稱,在近期檢測中發現,天涯社區、大麥、途牛旅遊等企業在App不同版本中反復出現同類問題,被下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企業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App過度索權等行為。

  一季度商業銀行實現凈利6143億元 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更優

  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利潤平穩,累計實現凈利潤6143億元,同比增長2.4%。不良貸款率降至1.8%。而上市銀行在今年一季度無論是盈利水平還是不良貸款率表現均更為優秀。38傢A股上市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62%,不良貸款率也小於商業銀行均值。

  人民日報

  上海多部門協作,堅持“人”和“物”同防―― 加強口岸防控 提升檢測能力

  上海始終把外防輸入作為疫情防控的工作重點,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堅持“人”“物”同防,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上海作為我國最大口岸城市,防止境外疫情輸入的壓力不斷加大。上海發揮多部門、多學科協作優勢,不斷調整優化病例救治和管理策略。針對輸入性病例,在排查階段就及時研判,密切關註病例的臨床癥狀和危險因素,重視基礎病、原發病,堅持早篩查、早救治,實現瞭病例“零死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